一、活动名称:
《老狼》
二、适用年龄:
幼儿园大班(5-6岁)
三、活动目标:
1. 通过游戏形式,让幼儿了解“老狼”这一角色的特点和行为习惯。
2. 培养幼儿的听觉反应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3. 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增强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
4. 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学会遵守规则,体验游戏的乐趣。
四、活动准备:
1. 教师提前熟悉游戏规则和玩法。
2. 准备一个“老狼”的头饰或标志物。
3. 游戏场地布置简单,确保安全。
4. 可以准备一些小道具,如“小羊”、“兔子”等角色卡片,增加趣味性。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一个关于“老狼”的小故事,引导幼儿进入情境。例如:“森林里住着一只聪明又狡猾的老狼,它总喜欢在晚上出来找食物。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老狼’的游戏,看看谁最勇敢,最会躲藏!”
2. 游戏讲解(5分钟)
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
- 一名幼儿扮演“老狼”,其余幼儿扮演“小动物”。
- “老狼”背对大家,其他幼儿在指定范围内自由活动。
- 当“老狼”说“老狼几点了?”时,其他幼儿可以问“几点了?”,并根据“老狼”的回答做出相应动作(如:老狼说“六点啦!”时,幼儿要马上蹲下或跑开)。
- 如果“老狼”突然转身,而幼儿没有及时反应,就会被“老狼”抓到,成为下一轮的“老狼”。
3. 游戏进行(15分钟)
- 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游戏,确保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
- 在游戏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 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大胆表达,提高语言能力和反应能力。
4. 总结分享(5分钟)
- 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
- 提问:“你最喜欢这个游戏的哪个部分?”“你觉得谁表现得最棒?”
- 教师总结游戏中的优点和需要注意的地方,表扬积极参与的孩子。
六、延伸活动建议:
1. 绘本阅读:推荐相关绘本《老狼来了》《小羊和老狼》,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2. 角色扮演:在区域活动中设置“森林角”,让幼儿继续扮演“老狼”和“小动物”。
3. 安全教育:结合游戏内容,引导幼儿了解“遇到危险时如何保护自己”。
七、注意事项:
- 确保游戏过程中幼儿的安全,避免奔跑碰撞。
- 注意控制游戏节奏,避免幼儿过度兴奋。
- 鼓励所有幼儿参与,避免个别孩子被冷落。
八、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有趣的角色扮演游戏,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听觉反应、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今后可尝试加入更多互动元素,使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设计,内容贴近幼儿生活,注重游戏化教学,适合幼儿园大班教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