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熟练掌握8和9的加减法,能够正确列式并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 难点:理解题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
- 教具:数字卡片、实物图片(如水果、小动物等)、练习纸、多媒体课件
- 学具:小棒、计数器、作业本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幅生动的图片:“小明去果园摘了8个苹果,妈妈又给他买了1个,他现在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出问题。通过生活化的场景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二)复习旧知(8分钟)
1. 口算练习:教师出示8和9的加减法题目,如“8+1=? 9-2=?”,学生抢答,巩固基础知识。
2. 动手操作:学生用小棒摆出8和9的不同组合,如8可以分成3和5,9可以分成4和5等,帮助理解数的分解与合成。
(三)新授与练习(20分钟)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 小红有9颗糖果,送给小丽3颗,还剩几颗?
- 小刚有5个气球,又买了3个,一共有几个?
引导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意,尝试自己列式计算。
2. 小组合作,共同探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在练习纸上写出算式和答案。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思路。
3. 展示交流,总结提升:
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解题过程,其他同学补充或质疑,教师适时点评,强调正确的解题步骤和书写规范。
(四)巩固练习(10分钟)
1. 基础练习: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如填空、连线、列式计算等。
2. 拓展练习: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如“你还能用8或9编一个数学故事吗?”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五)课堂小结(2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8和9的加减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表扬表现积极的学生,激励全体学生继续努力。
(六)布置作业(1分钟)
1. 完成练习册第12页的相关习题。
2. 自己编一道关于8或9的数学题,并写出解答过程。
五、板书设计:
```
《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
8 + 1 = 9 9 - 3 = 6
7 + 2 = 9 8 - 4 = 4
解题步骤:
1. 读懂题意
2. 找出已知条件
3. 列出算式
4. 计算结果
5. 检查答案
```
六、教学反思(课后填写):
本节课通过情境导入、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8和9的加减法,并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在理解题意方面仍需加强,今后应多设计贴近生活的题目,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