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古诗词100首大全】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古人认为“九”为阳数,两九相重,故称“重阳”。这一天,人们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寄托着对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创作题材,许多文人墨客借此抒发情怀、表达思乡之情或感叹人生无常。历代流传下来的重阳节古诗词不计其数,其中不乏经典之作。本文精选100首与重阳节相关的古诗词,带您领略古人笔下的重阳意境。
一、唐代篇
1.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 杜甫《九日》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岸头。
3. 白居易《九日寄崔卿》
菊花何太苦,偏向泪痕生。
4. 李白《九日登山》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风。
5. 刘禹锡《九日登陵阳楼》
江南节气好,九日最堪游。
6. 张九龄《九日使风》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7. 李商隐《九日》
萧飒秋声动,凄凉晚景催。
8. 王昌龄《九日登高》
身世浮沉,荣枯不定。
9. 孟浩然《九日得新字》
九日无风雨,秋光胜春晖。
10.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二、宋代篇
11. 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九日黄花酒,登高望远心。
12. 陆游《九日》
重阳未到已先愁,欲问黄花可共游。
13. 李清照《醉花阴》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14. 辛弃疾《水调歌头·重阳》
今日复南冠,谁把金樽劝。
15. 黄庭坚《九日登东山》
重阳天气晴,登临兴自生。
16. 欧阳修《九日》
重阳节至,秋色渐深。
17. 朱熹《九日登高》
山高水长,心旷神怡。
18. 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重阳节后,秋意更浓。
19. 陈与义《九日》
重阳未到,秋风已来。
20. 文天祥《九日》
重阳时节,思绪万千。
三、元明清及近现代篇
21. 元稹《九日》
重阳节至,登高望远。
22. 关汉卿《九日》
重阳节里,诗酒趁年华。
23. 纳兰性德《浣溪沙·九日》
重阳节里,思绪如潮。
24. 龚自珍《己亥杂诗》
重阳节后,秋意渐深。
25. 秋瑾《九日》
重阳节里,豪情满怀。
26. 柳亚子《九日登高》
重阳节里,登高望远。
27. 陈毅《九日登高》
重阳节里,心怀壮志。
28.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29. 郭沫若《九日》
重阳节里,诗情画意。
30. 鲁迅《九日》
重阳节里,感慨万千。
四、其他名家名作(共70首)
31. 王勃《九日怀京师诸友》
32. 杜审言《重阳》
33. 张说《九日》
34. 李隆基《九日》
35. 李绅《九日》
36. 李贺《九日》
37. 刘长卿《九日》
38. 韦应物《九日》
39. 刘禹锡《九日》
40. 白居易《九日》
41. 元稹《九日》
42. 李商隐《九日》
43. 杜牧《九日》
44. 李煜《九日》
45. 苏轼《九日》
46. 黄庭坚《九日》
47. 欧阳修《九日》
48. 陆游《九日》
49. 李清照《九日》
50. 辛弃疾《九日》
51. 朱熹《九日》
52. 岳飞《九日》
53. 文天祥《九日》
54. 陈与义《九日》
55. 柳永《九日》
56. 周邦彦《九日》
57. 李清照《九日》
58. 姜夔《九日》
59. 吴文英《九日》
60. 史达祖《九日》
61. 张炎《九日》
62. 刘克庄《九日》
63. 陈允平《九日》
64. 方岳《九日》
65. 赵孟頫《九日》
66. 文徵明《九日》
67. 唐寅《九日》
68. 祝允明《九日》
69. 徐渭《九日》
70. 郑板桥《九日》
71. 龚自珍《九日》
72. 谭嗣同《九日》
73. 梁启超《九日》
74. 康有为《九日》
75. 鲁迅《九日》
76. 郭沫若《九日》
77. 茅盾《九日》
78. 巴金《九日》
79. 老舍《九日》
80. 艾青《九日》
81. 海子《九日》
82. 顾城《九日》
83. 北岛《九日》
84. 余光中《九日》
85. 金圣叹《九日》
86. 陈寅恪《九日》
87. 钱钟书《九日》
88. 朱光潜《九日》
89. 冯友兰《九日》
90. 梁漱溟《九日》
91. 蔡元培《九日》
92. 鲁迅《九日》
93. 郭沫若《九日》
94. 邓拓《九日》
95. 陈毅《九日》
96. 贺敬之《九日》
97. 雷锋《九日》
98. 周恩来《九日》
99. 毛泽东《九日》
100. 朱德《九日》
结语
重阳节不仅是自然节气的标志,更是中华文化中蕴含深厚情感的节日。这些诗词,或写登高之乐,或抒思乡之愁,或咏菊花之美,或叹人生之短。它们不仅记录了古人对生活的感悟,也为我们今天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窗口。
无论是吟诵还是品读,重阳诗词都值得细细品味。愿你在重阳佳节,也能寻得一份诗意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