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2025-07-18 21:46:18

问题描述: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急!求大佬出现,救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8 21:46:18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为《古诗两首》,包括《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这两首古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是学生接触古诗的启蒙篇目。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

- 理解诗句的大意,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

- 初步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 结合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手段,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诗意,朗读背诵古诗。

- 难点:体会古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PPT课件、古诗配乐朗诵音频、相关图片资料。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古诗作者及背景。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古诗吗?古诗有什么特点?”

2.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古诗的特点:语言简练、押韵、意境深远。

3. 展示《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的插图,激发学生兴趣。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教师范读古诗,学生听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2.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 分组朗读,评选“朗读小明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三)精读理解(15分钟)

1. 学习《登鹳雀楼》

- 出示诗句,逐句讲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太阳依着山边落下,黄河奔流入海。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想要看得更远,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 提问引导:“这句诗表达了什么道理?”

-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要不断努力,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2. 学习《望庐山瀑布》

- 出示诗句,逐句讲解: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阳光照在香炉峰上,升起紫色的云霞,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白练挂在山前。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从高处飞泻而下,仿佛银河从九天倾泻而下。

- 提问引导:“你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 学生发挥想象,描述诗中描绘的壮丽景色。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教师播放古诗配乐朗诵,学生闭眼聆听,感受诗意。

2. 小组合作,用画笔画出自己心中的古诗画面,并进行展示交流。

3. 鼓励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古诗内容,增强亲子互动。

(五)课堂小结(5分钟)

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两首古诗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从这两首诗中学会了什么?”

3. 教师总结:古诗不仅语言优美,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我们要多读多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六、作业布置

1. 背诵《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

2. 用自己的话写一段话,描述其中一首诗的画面。

3. 和父母一起查找一位古代诗人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七、板书设计

```

古诗两首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朗读和讨论。但在理解诗意方面仍需加强引导,今后可结合更多生活实例帮助学生深入体会古诗内涵。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