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2021-1)游戏观察记录表】观察时间:2021年3月5日
观察地点:幼儿园户外活动区
观察对象:中班幼儿(4-5岁)
观察者:李老师
一、游戏名称:建构区——“我的小房子”
游戏背景:
本次游戏为自由选择活动,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游戏区域。本次观察的重点是建构区,孩子们在教师提供的积木、纸箱、塑料管等材料下进行搭建。
二、观察内容
在游戏开始的前五分钟,大部分孩子都集中在建构区,有的拿积木搭高楼,有的用纸箱拼成“城堡”。小明和小雨一起合作,尝试搭建一个“有窗户的房子”。他们先将较大的纸箱作为地基,然后用小块的积木在上面搭建墙壁,并用彩色贴纸装饰窗户。
过程中,两人出现了分歧。小雨想要在墙上加一个“门”,而小明则认为应该先完成墙壁结构。两人经过短暂的讨论后,决定先完成墙壁,再添加门。这种协商与合作体现了他们在社交互动中的成长。
此外,其他小朋友也在不同区域展开活动,如沙池区的小杰和小强在挖“隧道”,语言区的小芳和小婷在玩角色扮演,模仿“医生”和“病人”的对话。
三、幼儿表现分析
1. 动手能力:多数幼儿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搭建任务,部分孩子还能进行组合式搭建,表现出较强的创造力。
2. 合作意识:在游戏中,不少孩子能与同伴沟通、分工合作,体现出初步的合作能力。
3. 语言表达: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孩子们使用了丰富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角色行为,说明语言发展较为良好。
4. 问题解决能力:当遇到材料不足或结构不稳时,部分幼儿会主动寻找替代品或调整设计方案,显示出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师支持策略
1. 提供多样化的材料:鼓励幼儿使用不同的物品进行创作,激发想象力。
2. 适时介入引导:在幼儿发生冲突或难以继续游戏时,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其理解合作的重要性。
3. 鼓励分享与交流:在游戏结束后,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五、反思与建议
本次游戏整体氛围积极,孩子们在游戏中表现出较高的参与度和兴趣。但仍有部分幼儿在游戏中较为被动,缺乏主动探索的意愿。建议今后在游戏设计中增加更多互动性、挑战性的元素,以激发所有孩子的参与热情。
同时,教师应在日常活动中更加关注个别差异,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给予相应的支持与引导,促进每个孩子在游戏中的全面发展。
记录人:李老师
记录时间:2021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