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尘治理-监理实施细则(11页)】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施工过程中的扬尘污染已成为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有效控制施工现场的粉尘排放,保障周边环境和居民健康,制定科学、规范的扬尘治理监理实施细则显得尤为重要。
本细则适用于各类建筑、市政、道路等工程施工现场的扬尘治理工作,旨在通过系统化的管理措施,确保施工单位落实环保责任,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实现绿色施工目标。
一、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所有涉及土方开挖、回填、运输、拆除、混凝土浇筑及材料堆放等可能产生扬尘的施工环节。涵盖新建、改建、扩建及维修项目,适用于各类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
二、治理目标
1. 降低施工现场粉尘排放量,确保空气中PM2.5、PM10等指标符合国家及地方环保标准;
2. 减少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提升社会满意度;
3. 实现施工全过程的扬尘控制,做到“六个百分百”(即工地围挡100%、湿法作业100%、路面硬化100%、车辆冲洗100%、渣土覆盖100%、绿化率100%)。
三、监理职责
1. 监理单位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合同约定,对施工单位的扬尘治理措施进行监督与检查;
2. 定期组织专项巡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应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整改落实情况;
3. 协助建设单位建立扬尘治理管理制度,推动各方协同配合,形成监管合力。
四、治理措施
1. 围挡设置:施工区域应设置封闭式围挡,高度不低于1.8米,且应具备防尘功能;
2. 洒水降尘:在易产生扬尘的作业面,应安排专人定时洒水,保持地面湿润;
3. 材料覆盖:裸露土方、砂石料等应使用防尘网或密目网进行覆盖,防止风吹起尘;
4. 车辆管理:进出施工现场的车辆应配备冲洗装置,确保车轮干净,避免带泥上路;
5. 道路硬化:施工现场内部道路应进行硬化处理,减少雨天泥泞和扬尘;
6. 绿化防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在施工区周边种植绿植,起到一定的降尘效果。
五、检查与验收
1. 监理单位应定期组织扬尘治理专项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并形成报告;
2. 对于存在严重问题的施工单位,应责令限期整改,并上报建设单位;
3. 工程竣工后,应进行扬尘治理效果评估,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六、附则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监理单位负责解释和修订。各参建单位应严格遵守,共同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通过严格执行本实施细则,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施工扬尘,还能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行业形象,为建设美丽城市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