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听筝》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全诗翻译赏析】唐代诗人李端的《听筝》,是一首以细腻笔触描绘音乐情感的小诗。全诗虽短,却意境深远,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古代女子在弹筝时的心理变化与微妙情感。
原文:
> 李端《听筝》
>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翻译:
她想要引起周郎的注意,于是故意在弹筝时频频出错,轻轻拨动琴弦。
赏析:
这首诗虽然只有两句,但其内涵丰富,意味深长。它出自唐代诗人李端之手,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情感描写和文化背景。
“周郎”指的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名将周瑜,他精通音律,有“曲有误,周郎顾”的典故。后人常用“周郎”来指代懂音乐、善欣赏的人,尤其是男性。因此,“欲得周郎顾”中的“周郎”并非特指某一人,而是泛指那些能欣赏自己才艺的人,尤其是心爱之人。
“时时误拂弦”,表面上是说弹筝者在演奏时常常出错,实际上却是她为了吸引对方的注意而故意为之。这种“误拂弦”并非真正的失误,而是带有目的性的行为,是一种巧妙的情感表达方式。通过这种“错误”,她希望引起对方的关注,表现出一种含蓄而深情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短短两句,勾勒出一位女子在弹筝时的心思变化。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情感,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内心的渴望与期待。这种“以错为巧”的手法,既表现了女子的聪慧,也体现了她对爱情的执着与细腻。
结语:
李端的《听筝》虽篇幅短小,却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打动人心。它不仅是一首描写音乐的作品,更是一首展现古代女性心理与情感的佳作。诗中“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一句,已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生动地描绘了爱情中那种微妙而动人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