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全文及鉴赏】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是一首怀古抒情诗,借古讽今,寄托了诗人对自身遭遇的感慨与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这首诗不仅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而且情感真挚,是刘长卿诗歌创作中的代表作之一。
原文: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云山一望时。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千古恨,凭栏怀古泪空垂。
译文:
我在这座荒凉的贾谊旧居中度过了三年贬谪生活,面对着千年不变的青山绿水,不禁思绪万千。
秋天的草地上独自寻找昔日人迹,夕阳下只见冷清的树林。
汉文帝虽有贤德,但对贾谊的恩遇仍显寡薄;湘江的流水无情,又怎会知道当年的哀悼之情?
这寂静的江山承载着千年的遗憾,我凭栏远望,心中满是怀古的泪水。
赏析:
刘长卿在安史之乱后被贬为睦州司马,途经长沙,探访贾谊故居,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感怀之作。全诗以“贾谊”为切入点,借古抒怀,表达了自己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悲愤。
首联“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云山一望时”,点明了诗人此时的处境与心境。他在此地度过了漫长的贬谪岁月,而眼前的自然景色却仿佛跨越千年,令人感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
颔联“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描绘出一幅萧瑟孤寂的画面。诗人独自徘徊于贾谊故居,看到的是荒草丛生、林木萧疏,暗示了人生的落寞与孤独。
颈联“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则转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贾谊才华横溢,却因直言进谏而遭贬,最终郁郁而终。刘长卿借此暗指当朝统治者虽表面仁德,实则对忠臣不公,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与愤懑。
尾联“寂寂江山千古恨,凭栏怀古泪空垂”,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面对江山依旧、人事已非的景象,不禁感叹历史的无情与个人的无奈,只能独自凭栏远望,泪洒衣襟。
艺术特色:
1. 情景交融:全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悲愤,达到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艺术效果。
2. 用典巧妙:诗中引用贾谊的典故,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的隐喻,增强了作品的历史深度和思想内涵。
3. 语言凝练:全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感情深沉,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结语:
《长沙过贾谊宅》不仅是刘长卿对贾谊命运的同情与追思,更是他对自身遭遇的深刻反思。诗中既有对历史的缅怀,也有对现实的不满,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与孤高自许的品格。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唐诗中怀古诗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