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防止性侵害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关于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为了增强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他们对性侵害的认知和防范能力,学校特组织本次“防止性侵害”主题班会,旨在通过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学会在遇到危险时及时求助。
二、活动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性侵害,认识其危害。
2. 教育学生如何识别潜在的危险行为和环境。
3.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和求助方式。
4. 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建立健康的安全意识。
三、活动时间:
2025年4月5日(星期六)上午9:00—10:30
四、活动地点:
各班级教室
五、参与人员:
全体小学生及班主任教师
六、活动准备:
1. 班主任提前收集相关资料,制作PPT课件。
2. 准备相关的教育视频或动画短片(内容健康、适合小学生观看)。
3. 设计互动问答环节和情景模拟游戏。
4. 准备宣传手册或小卡片,供学生带回家与家长共同学习。
七、活动流程:
1. 开场导入(5分钟)
- 班主任用亲切的语言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说明目的是为了保护每一位同学的安全。
- 播放一段简短的动画视频,引出“什么是性侵害”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5分钟)
- 通过PPT展示,向学生解释“身体隐私部位”、“什么是不恰当的身体接触”等基本概念。
-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明白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哪些是需要警惕的。
3. 情景模拟(10分钟)
- 设计几个常见的危险情境,如陌生人搭讪、不当触碰等。
-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如何正确应对和求助。
4. 互动问答(10分钟)
- 班主任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如“如果有人想摸你的身体,你该怎么办?”
-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5. 安全小贴士(5分钟)
- 发放安全知识卡片,上面写有“不跟陌生人走”、“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遇到问题要告诉老师或家长”等提示语。
- 强调“勇敢说出来”的重要性,鼓励学生遇到问题不要隐瞒。
6. 总结提升(5分钟)
- 班主任总结本次活动的重点内容,强调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传递给家人,共同营造安全的成长环境。
八、活动延伸:
1. 鼓励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阅读安全知识卡片,并交流感想。
2. 在班级设立“安全小卫士”角,定期更新防性侵知识内容。
3. 后续可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持续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安全意识培养。
九、注意事项:
1. 活动过程中注意保护学生隐私,避免涉及敏感话题。
2. 教师应以温和、耐心的态度进行讲解,避免造成学生心理压力。
3. 对于个别有特殊情绪或经历的学生,应给予更多关注和引导。
十、活动反思:
本次主题班会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增强了学生对性侵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今后将继续加强此类安全教育,形成常态化机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