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窃符救赵》课文原文】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引兵围邯郸。赵王恐,使平原君请救于魏王。魏王遣将军晋鄙救赵,止于境上,不进。
赵国使者数往来,言急,平原君亦屡责魏王。魏王怒曰:“吾自以秦为强,不敢与争锋;今赵虽弱,犹可与秦抗也。若赵亡,则秦必乘势而东,吾将何以自保?”遂不听。
信陵君闻之,乃私养士三千人,欲以救赵。其姊为赵惠文王夫人,因赵王之危,信陵君日夜忧之,谓左右曰:“吾虽贵,不能救赵,何以自安?”遂谋于侯生。
侯生曰:“公子诚能以车骑迎朱亥,使与公子俱往,必能得其助。”信陵君曰:“诺。”于是夜半,以车迎朱亥,至则告之曰:“吾欲入秦军,以救赵,愿与子同行。”
朱亥笑曰:“臣,市井之徒,岂能从公子入虎口乎?”信陵君曰:“吾知子非庸人,愿与子共死。”朱亥感其义,遂许之。
信陵君遂与朱亥俱往,至邺,见魏王,言曰:“赵之危,正如燃眉。秦攻赵,意在灭赵,然后图魏。今若不救赵,赵亡则魏亦危矣。”魏王不听。
信陵君乃私使人持节,矫魏王命,夺晋鄙军,令朱亥杀晋鄙。朱亥以铁锤击晋鄙,杀之。信陵君遂领其军,北向而救赵。
赵王大喜,封信陵君为上客。赵孝成王亦拜信陵君为相,赐地千户。
后人评曰:信陵君虽贵,然能舍己救人,实为贤者。其智勇双全,能行非常之事,终成大功。虽有违君命,然出于公义,亦足称仁义之士也。
注释:
- 信陵君:战国时期魏国贵族,名无忌,以好客、重义著称。
- 魏安釐王:魏国国君,公元前276年—前243年在位。
- 平原君:赵国贵族,赵惠文王之弟,以善养士闻名。
- 侯生:信陵君门客,智慧过人,曾献计助信陵君夺权。
- 朱亥:市井豪杰,力大无穷,后助信陵君击杀晋鄙。
- 晋鄙:魏国将军,奉魏王命驻守边境,后被朱亥所杀。
此篇文字虽为史书摘录,然情节跌宕,人物鲜明,体现了战国时期士人重义、谋略与胆识并重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