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预习案、限时作业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把握作者通过自身经历所传达的深刻道理。
2. 学会分析人物心理变化,体会文中蕴含的勇气与坚持精神。
3. 掌握关键语句的理解与赏析方法,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二、预习任务:
1. 通读全文:在课前认真阅读《走一步,再走一步》,初步了解文章内容和结构。
2. 词语积累:
- 请找出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并查阅字典或课本注释,写出它们的含义。
- 例如:“啜泣”、“悬崖”、“嶙峋”等。
3. 思考问题:
- 文中“我”为什么被困在悬崖上?
- “走一步,再走一步”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它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 你从“我”的经历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三、课堂学习重点:
1. 情节梳理: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明确起因、经过、高潮和结局。
2. 人物分析:分析“我”和父亲的心理变化,体会成长过程中的心理转变。
3. 主题探究:结合现实生活,探讨“面对困难时如何迈出第一步”的现实意义。
四、限时作业设计(建议时间:20分钟)
一、基础题(每题2分,共10分)
1. 本文的作者是______,他通过讲述自己童年的一次经历,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
2. 文中“我”之所以感到害怕,是因为______。
3. “走一步,再走一步”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
4. 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______。
5. 你认为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说明理由。
二、拓展题(每题5分,共10分)
1.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经历?请简单描述一下。
2.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勇敢”这一品质的理解。
三、写作题(10分)
请以“我学会了勇敢”为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小短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勇敢”的认识。
五、教师寄语:
《走一步,再走一步》不仅是一篇记叙文,更是一则关于成长与勇气的人生启示录。希望同学们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在生活中学会坚持,勇敢地面对每一个挑战。
备注:本预习案与限时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