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2017年语文听课笔记记录】授课时间:2017年3月15日
授课教师:李老师
教学《小英雄雨来》第一课时
一、课堂导入(5分钟)
李老师以一个简单的问题开始:“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像雨来一样的勇敢孩子?”这个问题迅速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大家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在动画片里见过,有的说自己曾经帮助过同学。通过这种方式,老师自然地引出了课文的主题——“英雄”。
二、新课讲解(20分钟)
本节课主要学习的是《小英雄雨来》的第一部分。李老师先带领大家朗读课文,重点朗读了雨来和鬼子之间的对话。她特别强调了人物的语言特点,比如雨来的坚定、鬼子的凶狠。
在讲解过程中,李老师结合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同学们更直观地感受到那个年代的氛围。她还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雨来,你会怎么做?”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同理心。
三、词语积累(10分钟)
李老师选取了课文中的几个重点词语进行讲解,如“掩护”、“游击”、“敌人”等,并让学生们用这些词造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生词的意思,还能灵活运用。
此外,李老师还布置了一个小任务:回家后把今天学到的词语写在笔记本上,并找一个合适的句子表达出来。
四、课堂互动(10分钟)
为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李老师组织了一个小组讨论活动。每组同学围绕“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展开讨论,并派代表发言。同学们积极发言,有的认为勇敢是不害怕,有的认为是坚持到底。
李老师对每个小组的发言都给予了肯定,并鼓励大家多观察生活中的“小英雄”。
五、总结与作业(5分钟)
最后,李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简要总结,回顾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词语。她提醒同学们,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生活中的“小英雄”。
课后作业:
1. 朗读课文一遍,并标出不懂的词语。
2. 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心中的小英雄》。
听课感想:
这节语文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情感的引导。李老师的教学语言生动,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这节课,我不仅了解了雨来的故事,也对“勇敢”有了更深的认识。希望今后能有更多这样的精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