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middot及国风及middot及采蘩原文、译文以及鉴赏)】《采蘩》是《诗经·国风》中的一篇作品,属于周代民间诗歌的代表之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女子在春日采摘蘩草的情景,同时也透露出对生活、劳动与情感的细腻刻画。全诗虽短,却蕴含深厚的文化意蕴和艺术魅力。
原文:
> 于以采蘩?南涧之滨。
> 于以采藻?南涧之沚。
> 士女采蘩,王姬之宫。
>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 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译文:
在哪里采摘蘩草?在南边山涧的岸边。
在哪里采摘水藻?在南边山涧的沙洲。
男女一起采摘蘩草,是为了王姬的宫殿。
她们戴着华丽的首饰,日夜为公家劳作。
她们衣饰繁盛,缓缓地回家去。
鉴赏:
《采蘩》一诗虽然篇幅不长,但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它通过描写女子们在春天采集蘩草的场景,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参与公共事务的重视。
首两句“于以采蘩?南涧之滨”,以问答形式引出采蘩的地点,营造出一种田园牧歌般的意境。接着“于以采藻?南涧之沚”进一步扩展画面,将采蘩与采藻并列,显示出采收的种类丰富,也暗示着生活的多样性。
第三句“士女采蘩,王姬之宫”点明了采蘩的目的——为王室服务。这里的“士女”指的是男女共同参与劳动,说明当时社会中男女分工明确,但也有合作的一面。“王姬之宫”则点明了采蘩的用途,可能是用于祭祀或宫廷日常所需。
后两句“被之僮僮,夙夜在公”描绘了女子们穿戴整齐、日夜操劳的情景,表现出她们勤劳、恭敬的态度;“被之祁祁,薄言还归”则写她们衣饰华美,最后缓缓归家,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有序的生活节奏。
整首诗通过对采蘩活动的描写,既表现了劳动之美,也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隐含着对女性地位的尊重与肯定,体现了《诗经》中人情味浓厚的特点。
结语:
《采蘩》虽为一首小诗,却以其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感,成为《诗经》中不可忽视的经典之作。它不仅记录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片段,更折射出那个时代的人文精神与社会风貌。读此诗,仿佛置身于春日的山涧之间,感受那份朴素而真实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