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原文及翻】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苏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是一篇较为经典的文言文作品。这篇文章不仅语言凝练、结构严谨,而且内容深刻,展现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独特见解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一、原文
上枢密韩太尉书
辙年十六时,尝献书于左右,未得报。今又五年矣,犹未得一语。然辙不以是而自懈也,盖以为士之有志者,当自勉其学,而不必急于求知于人也。
今者,闻太尉之贤,天下之人皆仰之。辙虽不才,愿有所陈,以闻于左右。夫文章者,天地之精华,人心之寄托也。非徒辞藻之工,亦在乎气节之正,志意之远。昔者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此非虚言也。
辙少好为文章,每读古人之书,未尝不叹其妙。然所见愈多,所思愈深,益觉己之浅陋。故常自省,不敢以己之见,轻议古人。惟愿得一良师,与之讲论,以开其蒙,导其心。
今太尉居高位,掌国政,天下之望,莫不属焉。辙愿托身于门下,以承教诲,庶几有所进益。若蒙不弃,愿得一见,以陈所怀。
谨再拜。
二、翻译
上枢密韩太尉书
我十六岁的时候,曾经向朝廷的官员呈送过一封信,但没有得到回音。如今已经过了五年,仍然没有得到一句回应。但我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努力,因为我相信,一个有志向的人,应当自己努力学习,而不必急于被他人了解。
现在,我听说太尉您德才兼备,天下人都非常敬仰您。虽然我能力有限,但仍希望表达一些想法,希望能被您听到。文章是天地间最精妙的东西,也是人心的寄托。它不仅仅是辞藻华丽,更在于气节端正、志向高远。从前孟子说过:“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这句话并非空话。
我从小就喜欢写文章,每当读到古人的著作,都不禁感叹它们的精妙。然而,看得越多,思考得越深入,就越觉得自己见识浅薄。所以我常常自我反省,不敢用自己狭隘的观点去评判古人。只希望能有一位良师,与他探讨交流,开启我的智慧,引导我的心志。
如今太尉您身居高位,掌握国家大权,天下人都寄予厚望。我愿意投奔您的门下,接受您的教导,或许能够有所进步。如果蒙您不嫌弃,恳请您接见我,让我陈述我的想法。
恭敬地再次拜上。
三、赏析与理解
这篇书信是苏辙年轻时写给当时担任枢密院职务的韩太尉的一封求助信。文章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苏辙谦逊好学的态度和对文学的执着追求。
文章开头提到自己曾多次上书未果,但并未因此气馁,而是强调“士之有志者,当自勉其学”。这反映出苏辙对个人修养和学问的重视,也表现出他对自身才华的自信。
文中引用孟子的“浩然之气”,表明苏辙认为文章不仅要形式美,更要体现正直、坚定的精神气质。这是他对文学创作的基本看法,也体现出儒家思想对他影响深远。
最后,他以恭敬的态度请求见面,表达出对韩太尉的尊敬和期待,同时也展现出一种不卑不亢、谦逊有礼的君子风范。
四、结语
《上枢密韩太尉书》不仅是苏辙早期文学思想的体现,也反映了宋代士人追求学问、重视师道的精神风貌。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苏辙的文学才华,也能体会到他对理想与责任的坚持。
对于高中生而言,这篇文章不仅是文言文学习的好材料,更是培养写作能力和思想深度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