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原文及赏析)

2025-08-02 06:12:55

问题描述:

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原文及赏析),急!求解答,求不鸽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2 06:12:55

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原文及赏析)】在宋代词坛中,苏轼以其豪放洒脱的风格独树一帜,而他在创作中也常以古人为师,取其意蕴,化为己用。其中《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便是一例,此作不仅展现了苏轼对杜牧诗歌的深刻理解,更体现了他融汇古今、推陈出新的艺术追求。

“隐括”一词,意为对原有作品进行改编、提炼与重构,使其符合新体裁的格律与意境。苏轼在此词中,便是将唐代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一诗加以改写,融入自己的情感与思想,形成一首全新的《水调歌头》。

原诗《九日齐山登高》为:

>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 古往今来皆是梦,人生何必苦心机。

这首诗写于重阳节,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登高赏菊、饮酒赋诗的情景,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苏轼在“隐括”过程中,并未拘泥于原诗字句,而是抓住其核心情感——即对人生短暂、世事如梦的感叹,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全文如下:

> 今日复南冠,谁识岁寒心?

> 岂知千载,犹有旧时音。

> 江上烟波浩渺,云外峰峦秀美,风物似当年。

> 菊花应解语,一笑入樽前。

> 且尽杯中酒,莫问后尘缘。

> 人间万事,都付一笑间。

> 何必悲欢离合,自有天地宽。

> 且看浮云去,自在不相关。

此词虽以杜牧原诗为蓝本,但在结构与意境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开篇“今日复南冠”,点明时间与地点,引出对往事的回忆;“谁识岁寒心”则暗含对人生知己的渴望。接着“岂知千载,犹有旧时音”,既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也流露出对古人精神的共鸣。

下阕“江上烟波浩渺,云外峰峦秀美,风物似当年”三句,是对原诗“江涵秋影雁初飞”的高度提炼与升华,将自然景色与心境融为一体。而“菊花应解语,一笑入樽前”则延续了原诗中对菊花的描写,却赋予其更深的情感寄托。

结尾“人间万事,都付一笑间”一句,正是对杜牧“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的进一步发挥,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词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有古典诗词的典雅之美,又不失宋词的灵动与自由。

综上所述,《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不仅是对杜牧原作的艺术再现,更是苏轼个人情感与哲思的集中体现。它通过巧妙的构思与精炼的语言,将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与现代读者的心灵产生共鸣,成为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