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恫瘝在抱_恫瘝在抱的意思_成语词典】“恫瘝在抱”这个成语,听起来似乎有些生僻,但它的含义却十分深刻。它出自《尚书·大禹谟》,原意是说对百姓的疾苦如同自己身上背负着一样,表达了深切的同情与责任感。如今,这一成语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他人困境的关切之情,尤其是那些身处高位或有责任之人,对民间疾苦有着强烈的同理心和担当意识。
从字面来看,“恫”指痛苦,“瘝”也是病痛之意,“在抱”则是怀抱、负担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将别人的痛苦当作自己的负担来承担。这种情感不仅体现了仁爱之心,更是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古代,许多贤明的君主或官员都会以“恫瘝在抱”的精神来治理国家、关心百姓,力求让天下人安居乐业。
在现代语境中,虽然“恫瘝在抱”不再是日常用语,但在一些文学作品、历史文章或政治论述中,仍然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它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提醒人们要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理解他人的不易,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帮助与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成语“恫瘝在抱”虽不常见,但其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却值得我们深思。在这个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很多人可能忽略了对他人的关怀。而“恫瘝在抱”则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是否还保有那份对世界的温柔与善意。
总的来说,“恫瘝在抱”不仅是一个历史成语,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象征。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善良不仅仅是表面的同情,而是能够真正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感受他们的痛苦,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