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苏武传(节选)_班固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2025-08-02 18:52:15

问题描述:

苏武传(节选)_班固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有没有人在啊?求不沉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2 18:52:15

苏武传(节选)_班固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苏武传》是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汉书》中的一篇重要人物传记,主要记载了西汉时期著名外交家、忠臣苏武在匈奴被囚十九年仍不屈服、坚守气节的故事。本文节选部分集中展现了苏武在异国他乡的坚韧与忠诚,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忠”与“义”,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一、原文节选

>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遣苏武以中郎将使匈奴,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常惠俱。……

> ……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而去草实而食之。……

>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二、内容赏析

这段文字虽为节选,却浓缩了苏武一生中最艰难、最光辉的岁月。作者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刻画了一个身处绝境而不改其志的英雄形象。

1. 语言凝练,意蕴深远

班固在描写苏武受难时,并未过多渲染情感,而是用极为简练的文字展现其苦难经历。如“啮雪与旃毛并咽之”一句,寥寥数语便让人感受到苏武在极端环境下的顽强生命力。

2. 象征手法丰富

文中多次使用象征性描写,如“天雨雪”、“羝乳乃得归”,不仅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也寓意着希望与坚持。苏武的“不屈”精神正是通过这些细节得以体现。

3. 主题鲜明,弘扬气节

全文围绕“忠”与“义”展开,突出苏武对国家的忠诚、对使命的坚守。即使面对生死考验,他也始终不改初衷,这种精神成为后世无数仁人志士的精神楷模。

三、译文解析

译文:

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因父亲的功绩被任命为郎官,兄弟几人都在朝廷任职。后来逐渐升迁至栘中厩监。当时汉朝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匈奴,与副中郎将张胜以及常惠一同前往。……

……匈奴单于更加想要让他投降,于是把他关进一个大窖中,断绝他的食物和水。天上下起大雪,苏武躺在地上,吃雪和毡毛一起咽下去,几天后仍然没有死。匈奴人认为他是神人,就把他迁到北海边去放羊,说只有公羊生了小羊才能让他回来。……

……苏武到了北海之后,朝廷的粮食供应迟迟不到,他就挖野鼠洞里的草籽来吃。……

……苏武在匈奴一共待了十九年,最初是以壮年出使,等到回来时,头发和胡须都已全白了。

四、总结

《苏武传》不仅是对一位历史人物的记录,更是一曲忠贞不屈的赞歌。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忠诚,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在漫长的岁月中始终坚持信念、不改初心。班固以史笔写人心,使苏武的形象穿越千年,依然震撼人心。

这篇文章之所以能流传至今,不仅因其历史价值,更因其精神力量。在今天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苏武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