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鸡黍之交原文及翻译

2025-08-02 22:02:24

问题描述:

鸡黍之交原文及翻译,跪求万能的网友,帮我破局!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2 22:02:24

鸡黍之交原文及翻译】“鸡黍之交”是中国古代流传的一则关于友情与诚信的故事,出自《后汉书·范式传》。这个故事讲述了两位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他们信守诺言的高尚品德,成为中华文化中“信义”精神的典范。

一、原文

> 范式字巨卿,少游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当以鸡黍相待。”元伯曰:“某日当以鸡黍奉迎。”遂别。

> 后二年,式果如期而至。元伯具以告母,母曰:“二年之约,远隔千里,岂可信也?”元伯曰:“巨卿信士,必不违约。”母乃为设食。式至,升堂拜母,尽欢而别。

二、翻译

范式,字巨卿,年轻时在太学读书,与汝南人张劭(字元伯)是好朋友。两人一起请假回家。范式对张劭说:“两年后我一定回来,到时候我会带鸡和黄米饭来陪你。”张劭回答:“那我等你,到时候一定用鸡和黄米饭来迎接你。”于是两人分别。

两年后,范式果然按时来到张劭家。张劭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母亲说:“两年之约,相隔千里,怎么可能真的来呢?”张劭说:“巨卿是个讲信用的人,一定不会违背诺言。”母亲于是准备了饭菜。范式到了以后,进到堂上拜见张母,两人尽情欢乐,最后才告别。

三、故事寓意

“鸡黍之交”不仅讲述了一个关于友情的故事,更传达了中国古代文化中极为重视的“信义”精神。范式与张劭之间的约定虽然看似简单,但正是这种“言出必行”的态度,使得他们的友谊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鸡黍之交”提醒我们:真正的友情,不是建立在利益之上,而是基于信任与承诺。一个小小的约定,可能就是一个人品格的体现。

四、现代启示

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承诺常常被忽视,信任也变得脆弱。然而,“鸡黍之交”告诉我们:哪怕是最微小的承诺,也应该认真对待。它不仅是对他人负责,更是对自己人格的尊重。

无论身处何地,保持一颗真诚的心,做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才是赢得真正友情的关键。

结语

“鸡黍之交”虽是一则古文故事,但它所蕴含的精神却历久弥新。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友情,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也经得起距离的阻隔。愿我们都能像范式一样,信守承诺;像张劭一样,坚守信任,在纷繁世界中,守护一份纯粹的情谊。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