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长信怨)】“长信怨”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一首宫怨诗,虽未见于《全唐诗》的正式收录,但后世多有传诵,被认为是其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宫中女子的孤寂与哀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长信怨”一词,源自汉代宫廷中的“长信宫”,是皇后居住的地方,后世常用来指代深宫之中被冷落的妃嫔。王昌龄借此题目,抒发了对宫中女子命运的同情,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失意、怀才不遇的感慨。
诗中写道:
> 金井梧桐秋叶黄,
> 珠帘不卷夜来霜。
> 玉阶空伫立,
> 宫漏断人肠。
短短四句,却勾勒出一幅深秋寒夜的宫苑图景。金井边的梧桐已染上秋色,珠帘未卷,寒霜悄然降临,烘托出一种凄清冷落的氛围。诗人在“玉阶空伫立”中,将女子的孤独与等待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宫漏断人肠”则进一步深化了那种无人理解、无人倾听的悲凉心境。
王昌龄的诗风一向以含蓄婉约著称,尤其在描写女性心理和宫廷生活方面,尤为细腻。他并未直接描写女子的外貌或遭遇,而是通过环境、动作和情绪的铺陈,让读者感受到那份难以言说的寂寞与哀愁。
“长信怨”虽篇幅短小,却寓意深远,既是对宫中女子命运的叹息,也是诗人自身仕途坎坷、理想难酬的写照。王昌龄一生仕途不顺,屡遭贬谪,他的诗中常常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的执着。这种情感投射到“长信怨”之中,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思。
在唐代诗歌的浩瀚星河中,“长信怨”或许不是最耀眼的那一颗星辰,但它以其独特的韵味和真挚的情感,赢得了后人的喜爱与传诵。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古代女性的内心世界,也折射出诗人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总之,“王昌龄 长信怨”是一首充满哀婉与哲思的诗作,它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展现了王昌龄高超的艺术造诣与深沉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