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及rdquo及全诗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这两句诗虽寥寥数语,却饱含深情,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兴亡、人民疾苦的深切感慨。整首诗以春日的景象为背景,描绘出战乱后的凄凉与哀愁,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国破山河在”一句,表面上写的是自然景观依旧存在,但其中却暗含着对国家衰败的沉痛。一个“破”字,道尽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动荡,而“山河在”则表现出大自然的恒久不变,与人世间的变迁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也引发了读者对历史与命运的思考。
“城春草木深”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生机与城市的荒凉。原本应是万物复苏、花红柳绿的季节,然而在战乱之后,昔日繁华的城市已被杂草覆盖,一片萧条。这里的“春”与“草木深”看似是自然景象的描写,实则蕴含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春望》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杜甫作为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作品往往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疾苦。在这首诗中,他不仅描绘了战乱后的景象,更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悲愤与忧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诗中的名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面对破碎的山河,诗人不禁落泪;听到鸟鸣声,也感到心惊。这些细节描写,使诗歌更具感染力,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综上所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杜甫用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厚的情感,使这首诗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华,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