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活动说课稿】一、活动名称:《小兔乖乖》
二、设计意图:
在幼儿园小班阶段,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正处于初步发展的关键期。通过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活动形式,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本次语言活动以经典童话故事《小兔乖乖》为载体,旨在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简单的对话,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并在互动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三、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理解故事《小兔乖乖》的主要情节,知道故事中的角色和事件。
2. 语言目标:能模仿故事中的简单对话,尝试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3. 情感目标:体会故事中家庭温暖的情感,懂得听从大人的话,提高安全意识。
四、活动准备:
1. 故事图片或PPT课件;
2. 小兔子、大灰狼等角色头饰;
3. 背景音乐(轻柔的儿歌);
4. 教师提前熟悉故事内容,准备好提问和引导语。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出示小兔子的图片,提问:“小朋友,你们见过小兔子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自由发言,激发兴趣。接着引出故事主题:“今天我们要讲一个关于小兔子的故事,名字叫《小兔乖乖》。”
2. 讲述故事(10分钟)
教师边展示图片边讲述故事,注意语速适中,语气生动,适时停顿,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思考问题。例如:“小兔子在家的时候,谁来敲门了?”“它们是怎么回答的?”
3. 互动讨论(8分钟)
提问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小兔子有没有听妈妈的话?为什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片段,教师给予积极反馈,表扬大胆发言的孩子。
4. 角色扮演(10分钟)
分发角色头饰,邀请幼儿扮演小兔子、大灰狼、兔妈妈等角色。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对话练习,如:“你是谁呀?”“我是兔妈妈。”“你要干什么?”“我要吃掉你!”通过游戏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语言表达的运用。
5. 总结与延伸(2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听了《小兔乖乖》的故事,知道了要听妈妈的话,不随便开门。回家后可以跟爸爸妈妈分享这个故事哦!”
六、活动评价:
本次活动通过故事讲述、互动问答和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感。大部分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基本掌握故事内容,并能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于个别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应给予更多鼓励和个别指导。
七、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整体效果较好,但在时间安排上略显紧凑,部分幼儿未能充分参与角色扮演环节。今后在设计类似活动时,可适当调整节奏,增加更多的互动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语言能力。
八、延伸活动建议:
1.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相关绘本,供幼儿自主阅读;
2. 鼓励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故事,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3. 结合美术活动,绘制《小兔乖乖》的图画,促进综合能力发展。
备注:本教案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语言领域的要求设计,注重幼儿的兴趣引导与语言能力的发展,力求在活动中实现寓教于乐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