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绿肥红瘦”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原句为:“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句诗描绘了春末夏初时节,花儿凋零、绿叶繁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与感伤。
一、“绿肥红瘦”的字面含义
从字面上看,“绿肥”指的是绿色的叶子茂盛、肥厚;“红瘦”则是指红色的花朵逐渐凋谢、变得稀疏。两者结合,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绿叶在夏天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而鲜艳的花朵则因季节更替而逐渐减少。这种景象不仅体现了自然的变化规律,也蕴含着一种淡淡的哀愁。
二、出自哪首诗?是谁写的?
“绿肥红瘦”出自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通过一个女子与侍女的对话,表达了她对春光易逝的感慨。李清照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浓厚的抒情色彩。
三、“绿肥红瘦”的深层寓意
1. 时光流逝的感叹
“绿肥红瘦”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对时间流逝、青春不再的感叹。它让人联想到人生的短暂与美好事物的易逝。
2. 女性柔美的象征
李清照作为一位女性词人,她的作品往往带有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视角。“绿肥红瘦”正是她细腻情感的体现,展现了女性对自然与生活的敏锐观察。
3. 人生无常的哲理
这一句诗也带有一种人生无常的哲理意味,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感悟生命的美好与脆弱。
四、现代语境下的使用
在现代汉语中,“绿肥红瘦”虽然不再频繁出现在日常口语中,但仍然被广泛用于文学创作、诗歌赏析以及文化类文章中,用来形容季节变化、美景易逝或情感的微妙变化。
此外,这一词语也常被用作标题、书名或艺术作品的名称,具有很强的文化意蕴和美感。
五、总结
“绿肥红瘦”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诗句,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它既是对自然变化的描写,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李清照的笔触,我们得以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细腻情感,同时也引发了对生命、时间与美的深刻思考。
如果你喜欢古典诗词,不妨多读几遍《如梦令》,感受那份穿越千年的诗意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