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大班语言活动失物启示教案

2025-08-08 17:12:08

问题描述:

大班语言活动失物启示教案,急!求解答,求不沉贴!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8 17:12:08

大班语言活动失物启示教案】一、活动名称:

《失物启示》

二、活动目标:

1. 语言表达能力:通过阅读和讨论,引导幼儿理解“失物启示”的含义,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物品丢失经历。

2. 倾听与理解能力:培养幼儿认真倾听他人讲述的习惯,提升对他人话语的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激发幼儿拾金不昧的意识,鼓励他们帮助他人,增强责任感和同理心。

三、活动准备:

- 教具:失物启示的图片或实物(如小书包、铅笔盒等)

- 图片或故事卡片:关于小朋友丢失物品并成功找回的情景

- 白板或黑板、彩色笔

- 幼儿每人一张“我的物品卡”(用于填写丢失物品的信息)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一个装有小物品的盒子,提问:“你们有没有丢过东西?如果丢了,你会怎么做?”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经历,激发兴趣。

2. 情境导入(8分钟)

展示一张“失物启示”的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简单讲解“失物启示”的意义,即告诉别人自己丢失了什么物品,希望有人帮忙找到。

3. 故事讲述(10分钟)

教师讲述一个简短的故事:

“小明在幼儿园不小心把他的小黄鸭玩具弄丢了。他很着急,于是写了一张‘失物启示’贴在教室门口。第二天,老师发现后帮忙找到了小黄鸭,小明非常开心。”

讲完后提问:“小明是怎么找到他的玩具的?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做?”

4. 互动讨论(10分钟)

分组讨论:

- 你有没有写过或者见过“失物启示”?

- 如果你捡到别人的东西,你会怎么做?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教师适时引导,强调“拾金不昧”的重要性。

5. 实践操作(10分钟)

每位幼儿领取一张“我的物品卡”,让他们写下或画出自己丢失过的物品,并尝试写出简单的“失物启示”内容,如:“我丢了一个红色的小皮球,请帮我找回来。”

6. 总结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失物启示’,也知道了如何帮助别人找回丢失的物品。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五、活动延伸:

- 在班级设立“失物角”,鼓励幼儿将捡到的物品放在指定位置,由老师协助寻找失主。

- 家长配合,在家中引导孩子关注身边丢失物品的情况,增强孩子的责任感。

六、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故事、讨论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失物启示”的用途,同时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助人意识。今后可结合更多生活场景,进一步拓展幼儿的社会认知与情感体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