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散文《无常》原文】无常
我所记得的“无常”,是民间的一种鬼,又名“活无常”。他生得灰白,头戴一顶破帽,身穿一件破衣,脚踏一双草鞋,手里拿着一根铁索,专在阴间捉人。据说他最公正,不讲情面,无论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只要命该如此,他便毫不迟疑地将你捉去。
然而,在我的记忆中,“无常”并不是一个可怕的鬼,而是一个令人感到亲切的形象。小时候每逢庙会,总能看到他的身影。他常常站在戏台子上,穿一身蓝布长衫,脸上画着白脸,眼睛瞪得大大的,样子既滑稽又威严。人们说他是“活无常”,因为他不是死鬼,而是“活着的无常”,也就是说,他虽然能捉人,但有时也给人以希望。
在绍兴的乡下,人们相信“无常”是掌管生死的神灵,每年端午节、七月半,都要举行一些仪式来祭祀他。有人说,他有时候也会放走一些不该死的人,尤其是那些心地善良、行善积德的人。所以,人们对他既敬畏又感激。
鲁迅先生在《无常》这篇文章中,通过对“无常”的描写,表达了他对人生、命运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他笔下的“无常”不仅是鬼怪的象征,更是一种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叹。他说:“人生如梦,世事如烟。”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里,谁也无法预料明天会发生什么。
文章中,鲁迅还回忆了自己童年时看过的“无常”戏,那种热闹的场面,那种对生死的调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别样的幽默与讽刺。他用轻松的笔调,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虚伪,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性的关怀与同情。
“无常”虽然是一个鬼,但在鲁迅的眼中,他却有着人性的一面。他不因身份而区别对待,也不因地位而有所偏袒。这种公正与无私,正是鲁迅所推崇的精神。
总的来说,《无常》不仅是一篇关于民间信仰的文章,更是一篇充满哲理与思考的作品。它让我们在笑声中反思,在沉思中感悟,明白了人生的无常与生命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