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曾巩传文言文答案

2025-08-08 20:54:18

问题描述:

曾巩传文言文答案,在线蹲一个救命答案,感谢!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8 20:54:18

曾巩传文言文答案】《曾巩传》是记载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曾巩生平事迹的一篇传记文章,常见于古文阅读材料中。对于学生或文言文爱好者而言,理解并掌握这篇传文的内容与主旨,是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对《曾巩传》的简要解析与部分问题答案的整理,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一、原文节选(节选自《宋史·曾巩传》)

>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悟,读书数万言,过目辄诵。年十二,作《六论》,援引古今,见者惊其才。少长,以文章名世。……嘉祐八年,召为中书舍人。时王安石方执政,欲变法,巩不附,遂出知福州。后徙明州,复还京师,卒于官。

二、重点词语解释

1. 警悟:聪明颖悟。

2. 援引古今:引用古代和现代的事例。

3. 见者惊其才:看到的人都惊叹他的才华。

4. 以文章名世:因为文章而闻名于世。

5. 召为中书舍人:被召入朝廷担任中书舍人的职务。

6. 不附:不依附于某人,指不支持王安石变法。

7. 出知福州:调任福州知州。

8. 卒于官:在任职期间去世。

三、问题与答案示例

1. 曾巩的出生地是哪里?

答:曾巩出生于建昌南丰。

2. 曾巩年少时有什么突出表现?

答:他年少时就聪慧过人,读书数万言,过目不忘;十二岁时便写出《六论》,引经据典,令人惊叹。

3. 曾巩为何“不附”王安石?

答:王安石推行变法,曾巩没有依附于他,表明他持不同政见,可能对变法持保留态度。

4. 曾巩最后的结局如何?

答:他在任职期间去世,死于官职上。

四、文章主旨分析

《曾巩传》通过简练的语言,刻画了曾巩自幼聪慧、才华横溢、正直不阿的性格特点。文章不仅记录了他的生平经历,也反映了北宋时期士大夫阶层的政治立场与文化追求。曾巩虽未参与王安石变法,但其坚持原则、不随波逐流的精神,体现了儒家士人的操守。

五、写作启示

阅读《曾巩传》不仅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材料,更是一次了解宋代士人精神风貌的机会。通过分析人物性格、历史背景及作者意图,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与行为方式。

结语:

《曾巩传》虽篇幅不长,却内容丰富,语言凝练,是研究宋代历史与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掌握其中的重点词句与思想内涵,不仅能提高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也能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