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像狼一样嚎叫》】一、活动目标:
1. 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故事和互动,引导幼儿理解“嚎叫”这一动作的含义,并尝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2. 情感体验:让幼儿在模仿与游戏中体会不同情绪的表现方式,增强情感表达的意识。
3. 想象力与创造力: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角色扮演,提升语言表达的趣味性。
二、活动准备:
- 故事图片或绘本《像狼一样嚎叫》
- 狼的头饰若干
- 音乐(轻柔与激昂交替)
- 活动场地布置成“森林”环境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神秘的语气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森林里最勇敢的动物是谁吗?它们有时候会发出奇怪的声音,像‘呜——’,你们听过吗?”
引导幼儿猜测并说出自己对“狼”的印象,激发兴趣。
2. 故事讲述(10分钟)
教师借助图片或绘本,讲述一个关于小狼的故事。故事中,小狼因为感到孤单、害怕或兴奋而“像狼一样嚎叫”。通过故事,让幼儿理解“嚎叫”不仅仅是一种声音,更是一种情绪的表达。
3. 互动游戏:我来学狼叫(10分钟)
- 教师带领幼儿模仿狼叫的动作和声音,如张开嘴巴、伸长脖子、做出威武的样子。
- 分组进行“狼群游戏”,幼儿戴上头饰,轮流模仿不同的“狼叫”(如开心的、生气的、害怕的),其他小朋友猜猜他们在表达什么情绪。
- 教师适时引导幼儿用简单词语描述自己的情绪,如“我好开心”、“我觉得有点怕”。
4. 情感分享(5分钟)
教师提问:“你有没有像狼一样大声喊过?那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给予积极反馈,帮助他们建立情感表达的自信。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狼,也学会了用声音和动作表达自己的心情。以后我们也可以像狼一样,勇敢地表达自己。”
最后播放轻松音乐,带领幼儿做放松动作,结束活动。
四、活动延伸:
-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狼的面具”和“声音模仿角”,供幼儿自由探索。
- 鼓励家长在家与孩子一起玩“情绪模仿游戏”,增强亲子互动。
五、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以“狼”为切入点,结合语言表达与情绪体验,增强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通过角色扮演和互动游戏,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了语言表达的兴趣与能力。后续可结合更多动物故事,拓展幼儿的语言表达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