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下册:【一次函数】性质,6大考点+例题解】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一次函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它不仅是中考的高频考点,也是后续学习其他函数(如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基础。掌握好一次函数的性质和相关题型,对于提升数学成绩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与性质,系统梳理其六大核心考点,并结合典型例题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知识点。
一、一次函数的基本定义
一般地,形如 y = kx + b(其中 k ≠ 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其中 k 是斜率,b 是截距。
当 b = 0 时,函数变为 y = kx,这种形式也称为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
二、一次函数的图像特征
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其形状由 k 和 b 决定:
- k > 0:图像从左向右上升,函数呈增函数;
- k < 0:图像从左向右下降,函数呈减函数;
- b > 0:图像与 y 轴交于正半轴;
- b < 0:图像与 y 轴交于负半轴;
- b = 0:图像经过原点。
三、一次函数的性质总结(6大考点)
考点1:一次函数的定义与表达式
- 理解一次函数的形式:y = kx + b,其中 k ≠ 0;
- 区分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
例题1:
判断下列哪些是一次函数?
① y = 2x + 3
② y = x²
③ y = 5
④ y = -3x
解析:
① 是一次函数;② 是二次函数;③ 是常数函数,不是一次函数;④ 是一次函数。
考点2:一次函数的增减性
- 当 k > 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 当 k < 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例题2:
已知一次函数 y = (m - 2)x + 3,若该函数是 y 随 x 增大而减小,求 m 的取值范围。
解析:
因为 y 随 x 增大而减小,所以 k = m - 2 < 0 → m < 2。
考点3:一次函数的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
- 与 x 轴交点:令 y = 0,解方程得 x = -b/k;
- 与 y 轴交点:令 x = 0,得 y = b。
例题3:
求一次函数 y = 2x - 4 与 x 轴、y 轴的交点坐标。
解析:
- 与 x 轴交点:令 y = 0 → 2x - 4 = 0 → x = 2,交点为 (2, 0);
- 与 y 轴交点:令 x = 0 → y = -4,交点为 (0, -4)。
考点4: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确定
- 若已知两点 (x₁, y₁) 和 (x₂, y₂),可用待定系数法求出 k 和 b;
- 若已知 k 和一个点,也可直接代入求 b。
例题4:
已知一次函数图像过点 (1, 3) 和 (-1, -1),求其解析式。
解析:
设解析式为 y = kx + b,代入两点:
- 3 = k×1 + b → k + b = 3
- -1 = k×(-1) + b → -k + b = -1
联立方程组:
$$
\begin{cases}
k + b = 3 \\
-k + b = -1
\end{cases}
$$
解得:k = 2,b = 1
因此,解析式为 y = 2x + 1。
考点5: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问题
- 通过实际情境建立一次函数模型;
- 解决如路程、价格、成本等实际问题。
例题5:
某快递公司收费方式为:基础费用 5 元,每增加 1 千克加收 2 元。写出收费 y(元)与重量 x(千克)之间的函数关系。
解析:
y = 2x + 5(x ≥ 0)
考点6:一次函数与不等式、方程的关系
- 解方程:找两个函数图像的交点;
- 解不等式:利用图像判断 y > 0 或 y < 0 的区域。
例题6:
解不等式 2x - 4 > 0。
解析:
2x - 4 > 0 → 2x > 4 → x > 2
四、总结
一次函数虽然看似简单,但其应用广泛,且是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掌握好以下六点内容,有助于在考试中轻松应对相关题目:
1. 一次函数的定义与表达式;
2. 函数的增减性;
3. 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
4. 解析式的求法;
5. 实际应用问题;
6. 与不等式、方程的关系。
建议同学们多做练习题,结合图像理解函数的变化趋势,逐步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温馨提示:
数学学习贵在积累,不要急于求成。坚持每天复习一点,逐步掌握每一个知识点,你一定能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