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我的长生果》课堂实录】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热爱和读书带来的成长。
2. 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
3.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长生果”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 难点:感悟作者在阅读中获得的成长与启示。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读过一本让你印象深刻、甚至影响你一生的书?它给你带来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长生果’的文章。这里的‘长生果’不是真的果实,而是指书,是陪伴我们成长的精神食粮。”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 作者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
- 文中有哪些具体的读书经历?这些经历带给了她什么?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边读边做批注。
(三)精读品析(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分析:
1. 介绍“我”小时候酷爱读书,连看小人书都看得津津有味。
- 教师提问:“你觉得‘我’为什么这么喜欢看书?你能从文中找到哪些细节?”
-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书是“我”心灵的寄托,是“我”成长的动力。
2. 讲述“我”因贪看小说而被老师批评,但仍然坚持读书。
-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书的执着和热爱。
- 提问:“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看待这个孩子?”
3. 第三段:写“我”通过读书提高了写作能力,并尝试自己创作。
- 教师让学生找出描写“我”写作进步的句子,进行朗读和赏析。
- 引导学生理解“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
(四)合作探究(10分钟)
小组讨论:
- “长生果”在文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 你从作者的经历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教师巡回指导,适时点拨,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
(五)拓展延伸(5分钟)
教师展示一些名人读书名言,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
(六)总结升华(5分钟)
教师总结:
- 书是我们成长的“长生果”,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也塑造了我们的心灵。
- 希望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在阅读中收获快乐与成长。
四、作业布置
1. 写一篇短文,谈谈你最喜欢的一本书以及它带给你的影响。
2. 阅读推荐书目《城南旧事》或《草房子》,写下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让他们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让语文课堂更具感染力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