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26《灰雀》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灰雀》是人教版(现为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6课,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课文通过列宁与小男孩之间关于灰雀的对话,讲述了一个关于诚实与责任的故事。文章语言朴实,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适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情感、理解道理。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掌握“胸脯、婉转、可惜”等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 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 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 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以及对小男孩的尊重与信任。
- 引导学生认识到诚实的重要性,学会在生活中小事中体现诚信。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列宁与小男孩之间的对话,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
- 难点:感悟文章所传达的“诚实”的主题,并能在生活中践行。
四、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包含课文朗读音频、图片等)
-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 教学挂图或相关图片(如灰雀、列宁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展示灰雀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灰雀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2.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兴趣。
3.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灰雀的故事,看看它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尝试读准字音。
2.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组织学生认读并讲解重点词语。
3. 提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4. 学生简要复述课文内容,教师适时引导。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20分钟)
1. 分段朗读课文,重点分析列宁与小男孩的对话。
- 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感受人物语气的变化。
- 引导学生思考:“列宁为什么没有直接责备小男孩?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2. 小组讨论:
- “你认为小男孩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 “如果你是小男孩,你会怎么做?”
3. 教师总结:列宁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帮助了小男孩,让他认识到了错误,并主动改正。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10分钟)
1. 播放一段关于“诚实”的小故事视频或动画,引发学生思考。
2. 提问:“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你是怎么做的?”
3.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诚实”的理解。
(五)总结提升,布置作业(5分钟)
1. 教师总结:
- 今天我们学习了《灰雀》这篇课文,知道了列宁的善良与智慧,也明白了诚实的重要性。
- 希望大家都能像小男孩一样,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2. 布置作业:
- 写一篇小短文,题目为《我做的一件诚实的事》。
- 朗读课文,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课文中的对话。
六、板书设计
```
灰雀
——列宁与小男孩
列宁:关心、耐心、信任
小男孩:犯错、诚实、改正
主题:诚实是美德,做人要守信
```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交流中感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讨论,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课堂更加生动、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