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则富贵不能淫原文及翻译】《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其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其中“富贵不能淫”一章,是孟子关于人格修养、道德操守的重要论述。本文将从“孟子三则”中选取与“富贵不能淫”相关的篇章,进行原文摘录与翻译,并结合现实意义进行简要解读。
一、原文节选
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2.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同样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3.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出自《孟子·离娄下》。
二、白话翻译
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意思是:一个人在富贵时不会迷失本性,在贫贱时不会改变志向,在强权面前也不会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男子汉。
2.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句话的意思是:居住在仁德的环境中,树立正直的立场,走光明正大的道路。如果实现理想,就与百姓一同前行;如果未能实现抱负,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不被富贵所迷惑,不因贫贱而动摇,不因权势而屈服,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3.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意思是:一个人只有懂得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也就是说,要有明确的原则和底线,才能做出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三、现实意义
“富贵不能淫”不仅是古代士人的道德标准,对现代人同样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在当今社会,物质诱惑无处不在,很多人在面对金钱、权力、名利时容易迷失自我。而“富贵不能淫”的精神,正是提醒我们保持内心的坚定与清明。
同时,“贫贱不能移”强调了人在逆境中的坚守。“威武不能屈”则告诉我们,面对压力和威胁时,应保持尊严与气节。这些品质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践行。
此外,“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这一观点,也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必须有清晰的价值判断和道德底线,否则即使取得成功,也可能失去做人的根本。
四、结语
“孟子三则”中关于“富贵不能淫”的论述,不仅展现了孟子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现代社会,我们更需要这种坚定的信念与高尚的情操,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愿我们都能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真正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