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教案】一、活动主题:
“关注心灵,健康成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二、活动目的:
1. 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提高学生对情绪管理、压力调节和人际交往的认知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抗挫能力。
4. 促进班级和谐氛围,营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
三、活动时间:
2025年4月5日(星期六)上午9:00—10:30
四、活动地点:
学校多媒体教室
五、参与对象:
全体七年级学生及班主任
六、活动准备:
1. 教师提前准备PPT课件、视频素材及相关资料。
2. 学生分组收集有关心理健康的小故事或案例。
3. 准备心理健康小测试题、互动游戏道具等。
七、活动流程:
1. 开场导入(10分钟)
- 班主任简要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和意义。
- 播放一段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短视频,引发学生思考。
2. 心理健康知识讲解(15分钟)
- 通过PPT展示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
- 重点讲解情绪管理、压力应对、自我认知等内容。
3. 小组讨论与分享(20分钟)
- 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心理困扰?
- 你是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的?
- 你认为朋友之间应该如何互相支持?
- 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教师适时引导和总结。
4. 心理健康小测验(10分钟)
- 发放简单的心理健康自测题,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心理状态。
- 测验后由教师进行简单分析,鼓励学生正视自己的情绪变化。
5. 心理情景剧表演(15分钟)
- 学生自编自演一个关于心理成长的情景剧,内容涉及学习压力、同学关系、家庭沟通等。
- 表演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后感交流,提升共情能力。
6. 总结与展望(10分钟)
- 班主任总结本次活动内容,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关注自身心理状态,学会调节情绪、寻求帮助。
- 宣布后续将开展“心理健康周”系列活动,持续关注学生心理成长。
八、活动延伸:
1. 建立班级“心灵树洞”信箱,鼓励学生匿名倾诉烦恼。
2. 推荐适合学生的心理健康书籍和网站,供课后阅读参考。
3. 鼓励家长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家校合力。
九、注意事项:
1. 活动过程中注意保护学生隐私,尊重每位学生的感受。
2. 对有特殊心理需求的学生,教师应给予个别关注和引导。
3. 活动结束后,及时收集反馈意见,为后续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十、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班会,学生们对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增强了自我调节和人际沟通的能力。同时,也提升了班级整体的心理氛围,为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
备注:
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