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近日,【规范《GB1013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动物性水产制品》】引发关注。为保障消费者健康,提高动物性水产制品的质量与安全水平,国家发布了《GB1013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动物性水产制品》。该标准对动物性水产制品的生产、加工、检验及标签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是食品行业的重要依据之一。
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主要内容和关键要求,便于读者快速理解与应用。
一、标准概述
《GB10136-2015》是中国针对动物性水产制品制定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适用于以鱼类、贝类、甲壳类等水产品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各种加工食品,如鱼片、鱼丸、虾饺、蟹粉等。该标准从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污染物限量等多个方面设定了严格的限值,确保产品的安全性与可追溯性。
二、核心
项目 | 说明 |
适用范围 | 适用于以动物性水产品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即食或非即食食品 |
感官要求 | 颜色、气味、滋味、组织状态应符合相应产品的要求,不得有异味、腐败现象 |
理化指标 | 包括水分、蛋白质、脂肪、盐分等含量的限定,不同产品有不同标准 |
微生物指标 | 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
污染物限量 | 对重金属(如铅、汞)、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进行严格限制 |
标签标识 | 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生产企业信息等 |
检测方法 | 引用国家相关检测标准,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
三、标准实施意义
本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升我国动物性水产制品的整体质量水平,增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同时,也为生产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规范,推动行业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此外,该标准还促进了国内外贸易的对接,使我国水产品出口更具竞争力。对于监管机构而言,该标准也提供了重要的执法依据,有助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四、结语
《GB10136-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动物性水产制品》作为一项重要的食品安全法规,不仅规范了产品质量,也保障了消费者的健康权益。企业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监管部门也应加强监督与指导,共同推动我国水产品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