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嫁作商人妇”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这句话描绘了一位曾经风华绝代、备受宠爱的琵琶女,因年老色衰而最终嫁给商人的悲凉命运。
一、
“老大嫁作商人妇”是古代女性命运的一个缩影,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在婚姻和人生中的被动地位。琵琶女从年轻时的风光到年老后的凄凉,体现了社会对女性外貌与才华的短暂欣赏,以及她们在失去青春后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她最终选择嫁给商人,既是对现实的妥协,也是无奈的选择。
这一诗句也揭示了当时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商人虽有经济实力,但在社会地位上仍处于较低层次,因此“商人妇”往往被视为一种低贱的身份。琵琶女的遭遇不仅是个体悲剧,更是整个时代女性命运的写照。
二、关键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白居易《琵琶行》 |
原文 | “老大嫁作商人妇” |
含义 | 描写一位年老色衰的琵琶女最终嫁给商人的命运 |
背景 | 封建社会女性地位低下,美貌与才华难以长久 |
社会现象 | 女性依赖婚姻,年龄增长后处境艰难 |
商人身份 | 在当时社会中地位不高,常被视为“市井之徒” |
悲剧性 | 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交织,体现女性的无奈与悲哀 |
文学意义 | 反映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 |
三、延伸思考
“老大嫁作商人妇”不仅是对个体命运的描写,更是对整个社会结构和性别角色的一种批判。在那个时代,女性的价值往往与美貌和婚姻挂钩,一旦失去这些优势,便容易被社会边缘化。而商人虽然经济富裕,但社会地位低下,导致“商人妇”成为一种带有贬义的身份标签。
今天看来,这种观念早已过时,女性拥有更多选择与机会。然而,这首诗依然能引发我们对性别、年龄、社会地位等议题的深思。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时代,都应该尊重每个人的生命价值与选择权利。
以上就是【老大嫁作商人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