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有未逮是什么意思】“力有未逮”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表达一个人虽然有意愿或能力去完成某件事,但由于种种原因,实际能力或资源不足以达到预期目标。这个成语多用于自谦或评价他人在某些事务上的局限性。
一、成语释义总结
词语 | 力有未逮 |
拼音 | lì yǒu wèi dǎi |
含义 | 虽然有心去做,但能力或条件不足,无法完成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虽有志于学,而力有未逮。” |
用法 | 多用于自谦或描述客观限制 |
近义词 | 力不从心、无能为力 |
反义词 | 得心应手、得力助手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工作场合 | “这次项目难度很大,我虽有心参与,但力有未逮,只能请其他同事协助。” |
学习中 | “我对这门课程很感兴趣,但基础薄弱,力有未逮,还需努力。” |
自我评价 | “虽然我想帮上忙,但考虑到自身能力,还是力有未逮。” |
三、成语背后的文化含义
“力有未逮”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知行合一”的重视。它强调了“知”与“行”之间的差距,提醒人们在面对挑战时要实事求是,既要有志向,也要有相应的实力和准备。
此外,这一成语也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自省精神,鼓励人们在遇到困难时不盲目自信,而是正视自身的局限,并寻求改进或合作的方式。
四、常见误用提示
- 误用1: “他做事总是力有未逮,所以效率低下。”
→ 此句中,“力有未逮”强调的是“有能力但未能完成”,而非“能力差”。若想表达“能力不足”,可使用“力不从心”或“无能为力”。
- 误用2: “他因为力有未逮,所以拒绝了这份工作。”
→ 此句逻辑不通。“力有未逮”是说“想做但做不到”,而不是“因为做不到而拒绝”。更合适的说法是“他因能力不足而拒绝”。
五、总结
“力有未逮”是一个表达个人能力与愿望之间存在差距的成语,适用于多种语境,尤其在需要自我反思或表达谦逊时非常实用。正确使用该成语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文化内涵。
以上就是【力有未逮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