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十法的讲解方法口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尤其是针对一年级或二年级学生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时,“破十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计算方法。它帮助孩子理解减法的本质,提升计算速度和准确性。为了便于记忆和教学,教师和家长常会使用一些简单易记的口诀来辅助讲解。
一、什么是“破十法”?
“破十法”是指在进行减法运算时,当被减数的个位不够减时,将被减数拆成一个“10”和一个“余数”,然后用这个“10”减去减数,再把结果与余数相加,从而得到最终答案。
例如:
13 - 5 = ?
- 拆成 10 + 3
- 10 - 5 = 5
- 再加上余数 3 → 5 + 3 = 8
二、“破十法”的讲解方法口诀
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讲解口诀:
口诀 | 解释 |
“十几减几,先拆十,再减几,最后加余数。” | 引导学生先拆分被减数为“10+余数”,再用10减去减数,最后加上余数。 |
“十减几,剩多少?加上剩下的数,就是得数。” | 强调用10减去减数后,再加上原来的个位数。 |
“拆开十,减掉它,剩下加个位。” | 简洁明了,适合低年级学生记忆。 |
“十减几,得几多?个位补上不难哦!” | 用拟人化的语言增强趣味性,便于记忆。 |
三、教学建议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破十法”:
1. 实物演示:使用小棒、计数器等教具,让学生直观感受“拆十”的过程。
2. 图示辅助:画出“10”和“余数”的结构图,帮助学生理解拆分逻辑。
3. 反复练习:通过大量练习题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
4. 口诀背诵:结合口诀进行朗读和背诵,提高记忆效率。
四、总结
“破十法”是解决20以内退位减法的重要方法,其核心在于“拆十减几”。通过合理的讲解方法和朗朗上口的口诀,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掌握这一计算技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与实践结合,使学生真正理解并熟练运用“破十法”。
项目 | 内容 |
方法名称 | 破十法 |
适用范围 | 20以内退位减法 |
基本原理 | 拆分被减数为“10+余数”,用10减去减数,再加余数 |
教学重点 | 拆分、减法、加法 |
常用口诀 | “十几减几,先拆十,再减几,最后加余数”等 |
教学建议 | 实物演示、图示辅助、反复练习、口诀背诵 |
通过以上方法和口诀,学生可以逐步建立起对“破十法”的清晰认知,提升数学计算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以上就是【破十法的讲解方法口诀】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