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在野八月在宇全诗及译文】《七月》是《诗经·豳风》中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内容生动地描绘了古代农耕社会一年四季的劳作与生活,展现了先民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全诗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起兴,表达了时间流转、季节更替的主题。
一、诗歌总结
《七月》全诗共十六章,每章四至六句不等,内容涵盖农事、狩猎、纺织、祭祀、婚嫁、节庆等多个方面,展现了古代人民在不同季节中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动人民的坚韧与智慧。
二、全诗及译文对照表
章节 | 原文(节选) | 译文 |
第一章 |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 七月(农历)在野外,八月(农历)在屋檐下。 |
第二章 |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 春天阳光明媚,黄莺开始啼叫。 |
第三章 | 五月鸣蜩,六月徂暑。 | 五月蝉声阵阵,六月酷暑来临。 |
第四章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 七月火星西沉,九月开始缝制冬衣。 |
第五章 |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 一月(周历)寒风呼啸,二月(周历)寒冷刺骨。 |
第六章 |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 没有衣服和粗布,怎么度过这一年? |
第七章 |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 采摘车前草,轻轻摘取。 |
第八章 |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 七月吃瓜,八月摘葫芦。 |
第九章 | 九月叔苴,采荼薪樗。 | 九月收麻子,采苦菜砍柴。 |
第十章 |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 | 一月去捕狐狸,猎取皮毛。 |
第十一章 |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 二月凿冰哗哗,三月藏入冰窖。 |
第十二章 | 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 | 三月将冰存入冰窖,四月开始准备春祭。 |
第十三章 |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 七月在野外,八月在屋檐下。 |
第十四章 |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 九月寒霜降临,十月清扫谷场。 |
第十五章 | 一之日跻于丘陵,二之日出残。 | 一月登山采药,二月出门放牧。 |
第十六章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 七月火星西沉,九月开始缝制冬衣。 |
> 注: 此为《七月》部分章节的原文与译文,完整诗篇较长,以上为代表性段落。
三、总结
《七月》不仅是一首反映古代农耕生活的诗篇,也是一部生动的历史记录。它以时间为线索,细致描绘了从春到冬的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体现了古人对季节的敏锐感知和对生活的深切关怀。诗中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方式,还能感受到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与依赖,以及在艰苦环境中展现出的坚韧与乐观精神。
以上就是【七月在野八月在宇全诗及译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