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阿房宫赋原文及翻译

2025-08-31 03:42:59

问题描述:

阿房宫赋原文及翻译,求路过的大神留个言,帮个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31 03:42:59

阿房宫赋原文及翻译】《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代表作之一,以华丽的辞藻和深刻的讽刺手法,描绘了秦始皇修建阿房宫的奢华与暴政,并借此批判统治者的奢靡与对百姓的压迫。本文将对《阿房宫赋》进行原文摘录、简要总结,并附上翻译表格,便于理解。

一、文章总结

《阿房宫赋》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宏伟壮丽,揭示了秦朝统治者穷奢极欲、劳民伤财的弊端,最终导致国家衰亡的历史教训。作者借古讽今,警示后人应以史为鉴,勤俭治国,避免重蹈覆辙。文章语言华丽,结构严谨,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六国灭亡了,天下统一;蜀地的山林被砍伐殆尽,阿房宫才得以建成。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长廊曲折环绕,屋檐像鸟嘴般翘起;建筑依地势而建,彼此交错,如心斗角。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曲折盘旋,层层叠叠,像蜂房一样密集,如水涡一般排列,高耸入云,数不胜数。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从骊山向北建造,再向西延伸,直达咸阳。
哀哉!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可悲啊!一个人的心思,也是千万人的心思。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秦朝喜欢奢侈豪华,百姓也关心自己的家;为何夺取百姓的财物如同收取细小的铜钱,使用却像对待泥土一样浪费?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让支撑房屋的柱子,比田间的农夫还多;架在梁上的木椽,比织布的女子还多。
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秦之视之,亦不甚惜。 弦乐之声喧闹,超过市井中的说话声;但秦朝却并不觉得可惜。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唉!灭掉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灭掉秦朝的也是秦朝自己,不是天下人。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为什么夺取百姓的财物如同收取细小的铜钱,使用却像对待泥土一样浪费?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如果六国各自爱护自己的人民,就足以抵抗秦国;如果秦国也能爱护六国的人民,那么就可以传到三世甚至万世,谁又能灭掉它呢?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我也后悔跟随他们而未能尽情享受游玩的乐趣。

三、结语

《阿房宫赋》不仅是一篇文学佳作,更是一部历史警钟。杜牧通过对阿房宫的描写,表达了对秦朝暴政的批评以及对百姓疾苦的同情。文章结构清晰、语言优美,值得深入研读。通过本文的原文与翻译对照,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杜牧的思想内涵与艺术风格。

以上就是【阿房宫赋原文及翻译】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