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什么】“一衣带水”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两地之间距离非常近,仅隔着一条水。但在其最初的使用中,“水”并非泛指任何河流或水域,而是有具体的地理指向。
一、成语释义
“一衣带水”出自《南史·陈后主纪》:“隋文帝谓高颎曰:‘朕为天下父母,岂能以一衣带水而不救乎?’”意思是:皇帝作为天下的主宰,怎么能因为只有一条衣带宽的水(即一条河)而不去拯救呢?
这里的“水”指的是长江,表示隋朝与南朝之间的距离不过一衣带之宽,意思就是两国相隔很近,只需一衣带宽的江水即可相通。
二、历史背景
在南北朝时期,中国处于分裂状态,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朝对峙。隋文帝杨坚统一北方后,想要南下统一全国,面对的就是长江天险。虽然长江是天然屏障,但隋军仍具备渡江能力,因此“一衣带水”最初是用来形容这种地理上的接近性。
三、总结分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一衣带水 |
出处 | 《南史·陈后主纪》 |
原意 | 形容两地相隔极近,仅一衣带宽的水 |
“水”原指 | 长江 |
使用背景 | 南北朝时期,隋朝与南朝对峙 |
现代用法 | 比喻距离极近,或关系密切 |
成语意义 | 强调空间上的接近性,也可引申为情感上的亲近 |
四、结语
“一衣带水”中的“水”,最初特指长江,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比喻,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虽有自然阻隔,但关系紧密、联系密切。这一成语不仅具有历史背景,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了解其本义,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成语的使用场景和深层含义。
以上就是【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什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