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忘形是什么意思】“得意忘形”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取得成就或感到高兴时,情绪过于激动,失去了常态,甚至表现出一些不合时宜的行为。这个成语带有贬义,提醒人们在成功时也要保持谦逊和冷静。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得意忘形 |
拼音 | dé yì wàng xíng |
出处 | 出自《晋书·王衍传》:“衍虽有高名,而性好清谈,每言理未尝不叹曰:‘吾少无宦情,今得此,何以堪之?’遂便放浪形骸,得意忘形。” |
含义 | 形容人因高兴或得意而失去常态,行为失态。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或讽刺他人在成功后骄傲自满、失去理智的表现。 |
近义词 | 忘乎所以、得意忘形(同义)、趾高气扬 |
反义词 |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沉稳内敛 |
二、成语用法举例
1. 正面用法(较少):
- 在比赛中获胜后,他得意忘形地跳上领奖台,赢得观众掌声。
- 注:此处为中性表达,强调情绪的高涨,非贬义。
2. 负面用法(常见):
- 他因为升职而得意忘形,对同事态度傲慢,最终引起不满。
- 她在考试中得了第一名,得意忘形地炫耀,结果被老师批评。
三、使用建议
- 适用场合:多用于描述一个人在成功后的失态行为,尤其在社交、职场等场合中容易引发矛盾。
- 注意语气:该成语通常带有批评意味,使用时需根据语境判断是否合适。
- 避免滥用:不宜随意用于夸赞他人,否则可能造成误解或尴尬。
四、总结
“得意忘形”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描述人在得意时失去自我控制的状态。虽然它有时可以用于中性语境,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更倾向于表达一种“过度兴奋”或“失态”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学会在成功时保持冷静与谦逊,避免因一时的得意而做出不当举动。
以上就是【得意忘形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