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杵臼之交】“杵臼之交”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用来形容朋友之间情谊深厚、志同道合、彼此尊重、不因身份地位差异而改变的友谊。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后汉书·陈蕃传》,讲述了东汉时期陈蕃与周举之间的友情故事。
一、
“杵臼之交”字面意思是“杵和臼”的关系。杵是捣东西的工具,臼是盛放物品的容器,二者虽外形不同,却能配合使用,共同完成任务。引申为朋友之间虽然身份、地位、性格不同,但彼此信任、互相扶持,建立一种平等而深厚的友谊。
在古代,这种友谊往往超越了社会阶层的限制,强调的是心灵上的契合和精神上的共鸣。因此,“杵臼之交”常被用来赞美那些不以贫富贵贱论交情的朋友关系。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杵臼之交 |
出处 | 《后汉书·陈蕃传》 |
字面意思 | 杵与臼的配合,象征朋友间的默契与合作 |
引申含义 | 指朋友间情谊深厚、志同道合、彼此尊重的友谊 |
特点 | 不因身份地位变化而改变;强调心灵契合 |
历史背景 | 起源于东汉时期陈蕃与周举的故事 |
现代意义 | 赞美真诚、平等、持久的友谊 |
使用场合 | 多用于描述友情中的真挚与长久 |
相关成语 | 知音之交、刎颈之交、莫逆之交 |
三、结语
“杵臼之交”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对理想友情的向往与追求。它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朋友不是因为利益而聚,而是因为理解与尊重而长存。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份纯粹的情谊始终值得珍惜。
以上就是【什么是杵臼之交】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