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斛的意思和读音是什么】“斛”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字,但在古代文献中常有出现。它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主要与度量衡有关。以下是关于“斛”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介绍
字形:斛
拼音:hú
部首:斗
笔画:10画
结构:左右结构
五笔编码:YNAI
Unicode编码:U+659B
二、意思解析
“斛”在古代主要用于表示容量单位,是衡量谷物等物品的一种标准。其意义和用法因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
项目 | 内容 |
拼音 | hú |
部首 | 斗 |
笔画 | 10 |
结构 | 左右结构 |
五笔 | YNAI |
Unicode | U+659B |
本义 | 古代容量单位 |
引申义 | 量器、容器;有时也用于人名或地名 |
三、详细解释
1. 作为容量单位
在古代,“斛”是重要的容量单位,尤其在汉代以后广泛使用。根据《汉书·律历志》记载:“十斗为一斛。”也就是说,一斛等于十斗。这个单位在农业、赋税、交易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2. 作为量器
“斛”也可以指一种盛装粮食的器具,类似于现在的“斗”或“桶”,但容量更大。
3. 引申义
在现代汉语中,“斛”已很少单独使用,多出现在古文或历史文献中。偶尔也会被用作人名或地名的一部分,如“斛山”、“斛氏”等。
四、常见用法举例
- 《史记·货殖列传》:“其民贫,不事农桑,以渔猎为业……其俗好积粟,每岁收成,必储数斛。”
- 《资治通鉴》:“百姓乏食,官仓无斛。”
- 现代语境中较少见,多用于文学作品或历史研究中。
五、总结
“斛”是一个具有历史文化背景的汉字,主要表示古代的容量单位,同时也可作为量器使用。其读音为“hú”,书写结构为左右结构,属于较生僻字。在日常生活中不常用,但在阅读古籍或学习传统文化时,了解其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
字 | 拼音 | 部首 | 笔画 | 含义 |
斛 | hú | 斗 | 10 | 容量单位、量器 |
如需进一步了解与“斛”相关的古代度量衡制度,可参考《汉书·律历志》或《隋书·律历志》等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