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重点实词】《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一篇重要人物传记,主要记载了屈原与贾谊两位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这篇文章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是学习古汉语的重要材料。其中,许多实词在文言文中具有特定含义,掌握这些实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以下是对《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出现的重点实词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其常见意义及例句,帮助读者更清晰地掌握文言词汇。
一、重点实词总结
1. 屈:指屈原,人名,也表示“弯曲”之意。
2. 原:屈原之名,“原”有“原本”、“本源”之意。
3. 贾生:即贾谊,汉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4. 谗:诽谤、说坏话。
5. 疏:疏远、不亲近。
6. 放:流放、贬谪。
7. 赋:一种文体,亦指创作诗歌。
8.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表达忧国忧民之情。
9. 忠:忠诚、忠心。
10. 信:诚信、信任。
11. 贤:贤能、有德之人。
12. 明:明白、明智。
13. 志:志向、志气。
14. 愤:愤怒、不满。
15. 死:死亡、牺牲。
16. 国:国家、朝廷。
17. 君:君主、上级。
18. 道:道路、方法、原则。
19. 义:正义、道义。
20. 辞:言辞、辞令。
二、重点实词表(含解释与例句)
实词 | 解释 | 例句 |
屈 | 名字;弯曲 |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
原 | 名字;本源 | “屈原,名平,楚之同姓也。” |
贾生 | 指贾谊 | “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
谗 | 说坏话 |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于顷襄王。” |
疏 | 不亲近 | “王怒而疏屈原。” |
放 | 流放 | “于是怀王使张仪诈秦,而黜屈原。” |
赋 | 文体 | “屈原既作《离骚》,又为《天问》、《九歌》等。” |
离骚 | 屈原作品 | “屈原作《离骚》者,盖自怨生焉。” |
忠 | 忠诚 | “忠而被谤,信而见疑。” |
信 | 诚信 |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
贤 | 贤能 | “贾生年少,颇有贤才。” |
明 | 明智 | “贾生年少,聪明绝伦。” |
志 | 志向 | “屈原志洁行芳。” |
愤 | 愤怒 | “屈原愤而投江。” |
死 | 牺牲 | “屈原死,楚人哀之。” |
国 | 国家 | “国将亡,必有妖孽。” |
君 | 君主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
道 | 道理 |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
义 | 道义 | “义不苟合,节不苟进。” |
辞 | 言辞 | “辞令精妙,文采斐然。” |
通过以上实词的整理与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的语言特色和思想内涵。这些实词不仅是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也是理解古代文化、历史人物的重要工具。希望本文对学习文言文的朋友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重点实词】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