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精选范文 >

九牛一毛的出处

2025-09-14 06:45:22

问题描述:

九牛一毛的出处,时间不够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4 06:45:22

九牛一毛的出处】“九牛一毛”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数量极小,微不足道。这个成语虽然在现代汉语中常被用于比喻事物的微小部分,但它的出处却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一、成语释义

成语 九牛一毛
拼音 jiǔ niú yī máo
释义 比喻极大数量中的极小部分,极其微不足道。
出处 《汉书·枚乘传》
用法 多用于描述损失、贡献或数量上的微小部分。

二、出处详解

“九牛一毛”最早见于《汉书·枚乘传》,原文如下:

> “夫以人之少,而为天下之大,犹九牛之一毛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用一个人的力量去承担天下的重任,就像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一样,微不足道。

这里的“九牛一毛”原本并不是指数量上的微小,而是强调一个人力量的渺小与责任的重大之间的对比。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含义,即用来形容某物或某事在整体中所占比例极小。

三、历史演变与使用

时期 使用情况 说明
西汉 初次出现 见于《汉书·枚乘传》,原意为“力量微小”。
唐宋 流行使用 文人常用此成语形容个人贡献的微小。
明清 常用于文学作品 如《红楼梦》等小说中均有使用。
现代 广泛应用 多用于日常表达,强调事物的微不足道。

四、常见用法举例

1. 形容损失微小

- 他丢了几十元钱,对富人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2. 形容贡献有限

- 我们的努力在整个项目中只是九牛一毛。

3. 形容数量极少

- 这个方案的改进只是一点点,可以说是九牛一毛。

五、总结

“九牛一毛”这一成语源自西汉时期的《汉书·枚乘传》,最初用来形容个人力量的渺小。随着语言的发展,其含义逐渐演变为表示“极小部分”的意思。如今,它已成为我们日常交流中非常常见的成语,广泛用于各种语境中,表达事物的微不足道。

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日常对话,“九牛一毛”都以其简洁有力的语言形式,传达出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