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意思翻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一句出自《后出师表》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竭尽全力、奉献到生命最后一刻。这句话表达了对忠诚、敬业和无私精神的高度赞扬。
一、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原意是“恭敬地弯下腰去,竭尽全力,直到死亡才停止”。在现代语境中,它被广泛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中尽心尽力、不辞辛劳,直至生命的尽头仍不懈努力。这种精神多用于赞美那些为国家、集体或事业奋斗终生的杰出人物。
该成语强调的是“全心全意”、“无怨无悔”的奉献态度,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意思翻译对照表
中文原文 | 拼音 | 英文翻译 | 中文解释 | 现代用法 |
鞠躬尽瘁 | jū gōng jìn cuì | give one's all, work till exhaustion | 弯腰鞠躬,竭尽全力 | 形容人非常努力、尽职尽责 |
死而后已 | sǐ ér hòu yǐ | die only after that | 死亡之后才停止 | 表示一直做到生命结束为止 |
三、延伸理解
1. 历史背景:该成语最早见于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表达了他对蜀汉政权的忠诚与奉献。
2. 文化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常用于表彰英雄人物或楷模。
3. 现实应用:在现代社会中,这句话也常被用来鼓励人们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保持敬业精神,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四、结语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提醒我们,真正的价值在于付出与坚持,而不是索取与逃避。无论身处何地,我们都应以这种精神激励自己,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