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清理的会计分录怎么做】在企业日常经营中,固定资产因使用年限到期、技术落后或损坏等原因需要进行清理。固定资产的清理涉及多个会计环节,包括转入清理、计提减值、处置收入、结转损益等。为了规范会计处理,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掌握固定资产清理的会计分录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常见的会计分录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固定资产清理的主要步骤及会计分录
步骤 | 操作说明 | 会计分录 |
1. 转入清理 | 将固定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转入“固定资产清理”账户 |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
2. 发生清理费用 | 如运输费、人工费等 |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 |
3. 收到变卖收入 | 处置固定资产获得的现金或应收账款 |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
4.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如有) | 若固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 |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5. 结转清理净损益 | 根据清理结果确认收益或损失 | 借:固定资产清理(如为净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或: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如为净损失) |
二、示例说明
假设某公司有一台设备原值为10万元,已计提折旧6万元,现以5万元出售。
会计分录如下:
1. 转入清理:
- 借:固定资产清理 40,000
- 借:累计折旧 60,000
- 贷:固定资产 100,000
2. 收到出售款:
- 借:银行存款 50,000
- 贷:固定资产清理 50,000
3. 结转清理损益:
- 借:营业外支出 10,000
- 贷:固定资产清理 10,000
该设备清理后产生亏损1万元,计入当期损益。
三、注意事项
- 固定资产清理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及时确认相关收入与费用。
- 清理过程中若涉及增值税、印花税等税费,需单独核算。
- 对于长期闲置或报废的固定资产,应提前进行减值测试并计提减值准备。
通过以上步骤和分录,企业可以系统地完成固定资产清理的会计处理,确保账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及会计准则要求灵活应用。
以上就是【固定资产清理的会计分录怎么做】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