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兀穷年是什么意思】“兀兀穷年”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漫长的一年中专心致志、勤奋刻苦地工作或学习。这个成语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进学解》,原句为“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意思是点上灯烛继续白天的工作,整年都勤勉不懈。
一、
“兀兀穷年”形容人一年到头都在努力奋斗,没有懈怠,表现出极强的毅力和专注力。这个成语多用于赞扬那些在学业、事业或研究中坚持不懈的人,强调其长期的努力与奉献精神。
该成语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常见于正式或书面语境中,表达对他人持之以恒精神的敬佩之情。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兀兀穷年 |
拼音 | wù wù qióng nián |
出处 | 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
释义 | 形容一年到头都在勤奋努力,没有懈怠。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在学习、工作或研究中坚持不懈的精神。 |
近义词 | 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勤学苦练 |
反义词 | 懈怠懒惰、虚度光阴、得过且过 |
语法结构 | 联合式 |
使用场景 | 正式场合、书面表达、赞扬他人坚持精神 |
三、使用示例
- 他在科研岗位上兀兀穷年,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 老师常常鼓励学生要有兀兀穷年的精神,才能在学习上有所成就。
四、结语
“兀兀穷年”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唯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最终实现理想。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这种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
以上就是【兀兀穷年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