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襟见肘的含义】“捉襟见肘”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经济或资源上的紧张状态,也用来描述在应对事务时显得力不从心、捉襟见肘。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衣着形象,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人们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困难时的窘迫状态。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捉襟见肘 | 原指衣服破烂,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肘子,比喻处境困难,力量不足,难以应付局面 |
二、出处与来源
“捉襟见肘”最早出自《左传·昭公十三年》:“其民多,其财多,其兵多,其势强,其政修,其教明,其事顺,其志坚,其气盛,其人和,其国大,其业广,其业久,其业成,其业安,其业稳。”虽然原文中并未直接出现“捉襟见肘”,但后世文人借用此意,用以形容生活困顿、资源匮乏的状态。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举例 |
经济拮据 | 家庭收入有限,每月开支紧张,常常捉襟见肘 |
资源不足 | 公司项目多,人员少,导致工作捉襟见肘 |
应对困难 | 面对突发情况,缺乏准备,显得捉襟见肘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左支右绌、力不从心、捉肘见襟 |
反义词 | 游刃有余、得心应手、从容不迫 |
五、常见误用
- 误用1: “他今天穿的衣服很旧,捉襟见肘。”
✅ 正确说法:应强调“窘迫”或“困难”,而不是单纯描述衣服状况。
- 误用2: “公司业务发展迅速,资金捉襟见肘。”
✅ 正确说法:若公司发展快而资金不足,可说“资金紧张”,而非“捉襟见肘”。
六、总结
“捉襟见肘”是一个形象且富有表现力的成语,常用于描述因资源不足、能力有限而导致的困境。它不仅适用于经济层面,也可用于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情境。理解其含义并正确使用,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语言上的误解。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语言现象,欢迎继续提问!
以上就是【捉襟见肘的含义】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