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衣旰食的意思是什么】“宵衣旰食”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或事务上非常勤勉,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帝王的日常作息,后来被广泛用于形容官员、领导或有责任感的人为了国家、事业而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宵衣旰食 |
拼音 | xiāo yī gàn shí |
出处 | 《旧唐书·太宗纪》:“每旦视朝,听断刑狱,未尝少怠,宵衣旰食,志在忧人。” |
字面意思 | “宵”指夜晚,“衣”是穿衣,“旰”是晚,“食”是吃饭。意为晚上穿衣服、深夜吃饭,形容早出晚归、勤于政事。 |
引申义 | 形容人勤奋敬业,不辞辛劳,为公事操劳。 |
使用场合 | 多用于褒义,称赞某人工作认真、尽职尽责。 |
二、使用示例
- 例句1:他为了公司的发展,常常宵衣旰食,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 例句2:这位老领导一生宵衣旰食,为百姓谋福利,深受爱戴。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废寝忘食、夙兴夜寐、兢兢业业 |
反义词 | 玩物丧志、游手好闲、懒惰成性 |
四、总结
“宵衣旰食”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成语,不仅表达了对工作的专注和奉献精神,也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推崇的勤政爱民、鞠躬尽瘁的精神风貌。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然被广泛使用,用来赞美那些在岗位上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人。
以上就是【宵衣旰食的意思是什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