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茕茕孑孓是什么意思】“茕茕孑孓”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孤独无依、孤立无援的状态。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向晨,庭燎有辉,君子至止,鸾声近。”后世在文学作品中逐渐演化出“茕茕孑孓”的表达方式,用来描绘人处于极度孤独的境地。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茕茕 | qióng qióng | 孤独、孤单的样子 | —— | 形容孤独的状态 |
孑孓 | jié jué | 孤单、独自一人 | —— | 强调个体的孤立 |
茕茕孑孓 | qióng qióng jié jué | 形容一个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 《诗经》演变而来 | 多用于书面语,强调孤独感 |
二、成语含义总结
“茕茕孑孓”整体意思是:形容一个人非常孤独,没有同伴或依靠,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这个成语多用于描写人物内心的情感状态,尤其在文学作品中常见,用来表达对孤独、寂寞或无助情绪的深刻描绘。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文学作品 | “他自幼失去双亲,茕茕孑孓,只能靠自己闯荡人生。” |
日常表达 | “在这座城市里,我常常感到茕茕孑孓,没人理解我的想法。” |
心理描写 | “她站在空荡荡的房间里,望着窗外的夜色,心中充满茕茕孑孓的悲凉。” |
四、相关词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茕茕孑孓”的区别 |
孤苦伶仃 | 形容非常孤独且生活艰难 | 更强调生活的艰难和孤独并存 |
独来独往 | 形容一个人做事独立,不依赖他人 | 带有主动选择的意味,不一定是被动的孤独 |
孤身一人 | 只有一个人,没有陪伴 | 更强调数量上的“单独”,而非情感上的“孤独” |
五、结语
“茕茕孑孓”是一个富有感情色彩的成语,不仅表达了字面意义上的“孤单”,更传达了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在写作或日常交流中,恰当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了解其含义与用法,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汉语的文化内涵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