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重点字词句子翻译】《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写的一篇著名的议论文,旨在阐述“从师”的重要性,批判当时士大夫阶层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本文语言精炼、思想深刻,是学习古文的重要篇章。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师说》的内容,以下将对其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子进行整理与翻译,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重点字词解释
文言词语 | 现代汉语意思 | 出处/用法说明 |
师 | 老师 | “古之学者必有师”中指教导者 |
传 | 传授 | “传道受业解惑也”中指传授道理、知识 |
道 | 道理、学问 |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中指儒家之道 |
业 | 学业、技艺 | 同上 |
惑 | 困惑 | 同上 |
其 | 他的、他们的 | 如“其皆出于此乎”中的“其”指他们 |
之 | 的 | 如“彼童子之师”中的“之”为结构助词 |
也 | 表判断或语气 | 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夫 | 发语词,相当于“那”、“那些” | 如“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庸 | 岂、怎么 |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中表示反问 |
之 | 这个、这些 |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中指“道” |
所 | ……的地方 | 构成“所”字结构,如“师之所存也” |
二、重点句子翻译
原文 | 现代汉语翻译 |
古之学者必有师。 |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 |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 人不是生来就懂得一切的,谁能没有疑惑呢? |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 有了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么这些问题就始终得不到解决。 |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 出生在我之前,他懂得的道理本来比我早,我便拜他为师。 |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里需要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 |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因此,无论地位高低,不论年纪大小,只要道理存在,老师就应当存在。 |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 现在的普通人,他们比圣人差得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贤能。 |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 对道理的领悟有先后之分,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
三、总结
《师说》通过论述“师”的作用和“从师”的必要性,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倡导尊重知识、虚心求教的精神。文章语言简练,逻辑严密,具有极强的说服力。通过对文中重点字词和句子的梳理与翻译,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内涵和文章的表达技巧。
在学习古文时,不仅要掌握字词的基本含义,更要结合上下文理解其深层意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